PAGE
PAGE1
电缆桥架安装技术交底
编号
JS-C-001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交底部位
现场
工种
电工
技术交底内容
交底内容:
一、准备工作
(1)熟悉图纸,确定桥架的布置、走向,核算主要材料和配件的用量。
(2)主要机具:电工工具、冲击钻、手电钻、台钻、高凳、卷尺、钢锯、线坠、粉线袋等。
(3)材料检验。桥架及附件的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线槽内外应光滑平整,无毛刺,不应有扭曲、翘边等变型现象。螺栓、垫圈、弹簧垫等配件均为镀锌件。
(4)配合土建的结构施工,检查确认预留孔洞、预埋铁的数量位置是否正确,有问题及时处理。
二、施工工艺
1、工艺流程
弹线定位→金属膨胀螺栓安装→螺栓固定支架与吊架→线槽安装→保护地线
2、弹线定位
根据设计图纸确定进出线、盒、箱、柜等电气器具的安装位置,从始端至终端找好水平线或垂直线,用粉线袋沿墙壁、顶棚等处,沿线路的中心线弹线。按照设计图要求及施工验收规范规定,分匀档距,并用笔标出具体位置。
3、支架与吊架安装
(1)支架与吊架所用钢材应平直,无扭曲。下料后长短偏差应在5mm范围内,切口处应无卷边、毛刺。
(2)钢支架与吊架应安装牢固,无显著变形,焊缝均匀平整,焊缝长度应符合要求,不得出现裂纹、咬边、气孔、凹陷、漏焊、焊漏等缺陷,焊后应做好防腐处理。
(3)支架与吊架的用料规格:角钢∟40mm×40mm×4mm,吊杆直径10mm。
(4)固定支点间距一般不大于1.5~2m。在进出接线盒、箱、柜、转角、转变和变形缝两端及丁字接头的三端500mm以内应设置固定支持点。
4、线槽安装
(1)线槽应平整,无扭曲变形,内壁无毛刺,附件齐全。
(2)线槽直径段连接采用连接板,用垫圈、弹簧垫圈、螺母紧固,接口缝隙严密平齐,槽盖装上后应平整,无翘角,出线口的位置准确。
(3)线槽进行交叉、转弯、丁字连接时,应采用单通、二通、三通等进行变通连接,导线接头处应设置接线盒或将导线接头放在电气器具内。
(4)线槽与盒、箱、柜等接茬时,进线和出线口等处应采用抱脚连接,并用螺丝紧固,末端应加装封堵。
(5)不允许将穿过墙壁的线槽与墙上的孔洞一起抹死。
(6)敷设在强、弱电竖井处的线槽在穿越楼板处要做防火处理(封堵防火堵料)。
(7)桥架翻弯要一致,交叉三通处单独设吊架。
5、母线槽安装
母线槽的金属外壳等外露可导电部分应与保护导体可靠连接,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每段母线槽的金属外壳间应连接可靠,且母线槽全长与保护导体可靠连接不应少于2处;
分支母线槽的金属外壳末端应与保护导体可靠连接
母线槽支架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支架应安装牢固、无明显扭曲,采用金属吊架固定时应有防晃支架,配电母线槽的圆钢吊架直径不得小于8mm;
照明母线槽的圆钢吊架直径不得小于6mm;
6、跨接线连接
1、强、弱电金属梯架、托盘和槽盒全长不大于30m时,不应少于2处与保护导体可靠连接;全长大于30m时,每隔20m~30m应增加一个连接点,起始端和终点端均应可靠接地;非镀锌梯架、托盘和槽盒本体之间连接板的两端应采用BVR-6mm2铜线跨接;镀锌梯架、托盘和槽盒本体之间不跨接保护联结导体时,连接板每端不应少于2个有防松螺帽或防松垫圈的连接固定螺栓。
2、金属桥架及其支架全长应不少于两处与接地干线连接;引入或引出的金属电缆导管必须接地可靠,具体做法见
三、质量标准
(1)桥架敷设应固定牢靠,横平竖直,布置合理,盖板无翘角,接口严密整齐,拐角、转角、丁字连接正确严实,线槽内外无污染。
(2)支架与吊架应布置合理,固定牢固、平整。
(3)线路穿过梁、墙、楼板等处时,桥架不应被抹死在建筑物上。线槽与电气器具连接严密,导线无外露现象。
(4)桥架水平或垂直敷设直线部分的平直程度和垂直度允许偏差不应超过5mm。
(5)干线桥架上敷设或穿SC管敷设,消防与非消防桥架分开敷设,桥架敷设时主备电源电缆应用金属隔板分开。
四、成品保护
(1)桥架的运输和堆入应附合有关规定,注意防潮防污。
(2)使用高凳时,注意不要碰坏建筑物的墙面及门窗。
(3)对于易发生受污生锈部位(如机房、电气竖井等)的桥架,应注意检查,发现后及时处理,补刷防锈漆。
五、注意事项
(1)在邻过其他工艺管道和消防管道施工时,应注意预留出其保温层的位置。
(2)标准层施工时应先施工一层或一个部位,然后请监理及工程有关方面检验认可后,再开始大面积施工。
(3)电气竖井竖向线槽的线缆防坠落措施应与线槽施工同步进行。
(4)对于受污生锈的桥架,应在穿线放电缆之前处理干净,支架的焊接处应及时涂刷防锈漆。
六、安全文明施工
(1)进入施工现场必须遵守现场管理制度戴好安全帽、严禁吸烟。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明确安全生产、消防安全的责任。每天施工前班组长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