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背、台背回填施工技术交底
编号: 2017年04月18日
工程名称
分项工程名称交底内容:
1、技术交底范围
路基工程
涵背、台背回填施工
分部工程 涵背、台背回填
本次技术交底仅适用于A2段软基处理涵背、台背回填。里程桩号为K4+368~K4+606、GK0+080.0~GK0+102.0及LKO+269.2~LKO+300.0。本标段主线路基承受左右式路基,主线路基宽度为32米,长度238米。青芝路进出口匝道路基全宽为8.5m,其中G匝道路基长102米,L匝道路基长101.8米。路基为填方路基,挖方194m3,填方36138m3,,借方
35944m3,等载预压为12903.7m3。边坡防护844m,路堤排水沟、引水沟总长1204.4m。
2、施工工艺
1、施工挨次
预备回填材料→试验→清理地表→路基连接处开挖台阶→压实→测量预备工作→标出松铺刻度线→上料整平→碾压、夯实→检查压实度→下一层施工。
2、施工预备
做好涵背回填材料的预备工作,施工回填区域、施工便道的平坦,施工人员、夯实设备的进场。
涵背回填必需在根底、涵台身等部位强度到达设计强度的95%以上,方可进展涵背回填。
3、施工方法
涵背回填材料承受自然砂砾,且最大粒径均不得大于5cm,回填材料进场后,试验人员应对进场材料进展检测,检测合格前方可进展下一步施工。
清理及压实工作,去除构造物两侧施工垃圾,并进展地表清理,清理完成后,对基底进展压实,压实深度范围为清理整平后地面以下30cm〔压实度为96%〕。涵背回填前做好施工前排水,确保施工中不留积水。涵背回填过渡段路基先挖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1m,每级台阶高为0.6m,台阶顶部做成2%-4%内倾斜坡,在填筑前台阶先用打夯机夯实。
测量预备工作,由测量人员放出涵背回填轮廓线后,再用白灰把轮廓线标记出来,
并在涵背上标出松铺刻度线(每15cm一道标刻出来)。
摊铺回填材料,承受机械将回填材料先大致平坦后,再人工依据测量人员标出的松铺刻度线将回填材料整平〔注:掌握松铺厚度掌握在15cm〕。回填范围:涵背填土顺线路方向长度不小于5m;底面距根底外边缘不小于2m。〔即回填区见以下图〕
碾压及夯实,涵背回填应严格依据设计要求每15cm一层进展水平分层填筑、压实〔夯实不留缺口,确保到达涵背回填压实度要求〕,且两边对称进展回填,并严格按分层厚度填筑。当场地条件限制时可承受横向辗压法,以使压路机尽量靠近涵背辗压,假设大型压实机械不能靠近时可承受小型机协作蛙式打夯机辗压,可消退压实盲区。
压实度的检测,依据以往阅历待压实度到达要求后,先自检待自检合格后,经监理工程师再次检测合格前方可填筑下一层〔压实度要求≥96%〕。
3、路基土石方工程施工方法
、填土路堤施工
1、完成施工前期的预备工作,所需人员、机具预备就绪并能满足进度要求后申请分项工程开工。
2、路堤填筑按“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施工。施工工艺流程见以下图:
预备阶段 施工阶段 整修验收阶段
填
平
碾
检
土
整
压
测
区
区
区
区
段
段
段
段
施
地
分
摊
洒
碾
检
路
工
基
层
铺
水
压
测
基
测
处
填
平
晾
密
签
整
量
理
土
整
晒
实
N
证
修
Y
3、施工挨次:
下层面处理→卸填料土→推土机摊铺整平→轻型压路机初压→重型压路机复压→平地机精平→重型压路机终压。
具体施工挨次见以下图:
第一步:布填料
其次步:摊铺
第三步:初压
第四步:复压
第五步:精平终压
4、填土、摊铺、平坦
不同土质的填料应分层填筑,且应尽量削减层数,每种填料层总厚度不大于
300mm。土方路堤填筑至路床顶面最终一层的压实层厚度不小于100mm。
填土区段依据网格化布料,用推土机或平地机摊铺平坦,使填层在纵向和横向平顺均匀,以保证压路机碾压轮外表能根本均匀接触层面进展压实,到达最正确碾压效果。
推土机摊铺平坦的同时,应对路肩进展初步压实,保证压路机进展压实时,压到路肩而不致滑坡。
初压工序之后用平地机精平,局部凹坑承受人工修整。
5、碾压
粘土类填料用胶轮压路机、羊角碾、静压路机静压;砂石类填料用振动压路机、振动突块压路机等振压。
进展碾压前对填筑层的分层厚度和大致平坦程度应进展检查,确认层厚和平坦程度符合要求方能进展碾压。
碾压时由路基两侧开头向中心纵向碾压,依据初压、复压、终压三步骤进展。初压宜低速,复压宜中速、终压应快速。
施工过程中用灌砂法检测路堤实际压实度。压实度检测合格后,可转入下道工序,不合格的应进展补压后再做检查,始终到达合格为止。
含水量适宜的填料应准时碾压,防止松散填料在空气中暴露时间过长,导致含水量损失难以压实。含水量不适宜的填料应进展调整处理前方可碾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