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钢筋绑扎技术交底(钢筋).doc
文件大小:56 KB
总页数:5 页
更新时间:2025-06-15
总字数:约2.61千字
文档摘要

C--002

技术交底记录

工程名称:共4页第1页

工程名称

交底日期

施工单位

分项工程名称

钢筋工程

交底提要

梁、板钢筋绑扎

交底内容:

1.作业条件

1.1机具准备:钢筋钩子、撬棍、板子、钢丝刷、色笔、盒尺,铡刀等。

1.2材料准备:

钢筋:Ⅲ级钢筋:25、22、20、18、16、14;

Ⅱ级钢筋:φ28、φ25、φ20、φ16、φ14;

Ⅰ级钢筋:φ12、φ10、φ8

绑丝:22号火烧丝,铁锈清理干净。

垫块:塑料垫块,15mm

1.3技术准备:顶板模板经验收已交付使用;钢筋铺设线已经弹好;所有钢筋绑扎操作工人培训上岗。

1.4作业条件:

1.4.1

1.

1.

2.施工工艺:

2.1工艺流程:

顶板钢筋绑扎

调整墙筋---弹钢筋位置线---绑顶板下层筋---电气配管---加垫块铺马凳---墙筋做定位插口---验筋。(每做完一步工作,自检合格后,报验)。

2.2调整墙钢筋:下层墙体砼浇筑完后,根据放好的墙边线,检查钢筋偏移位置,有钢筋跑位现象的按1:6打弯调回至标准位置,并固定牢靠。

2.3弹钢筋位置线:顶板模板支完后,经验收达到标准后,开始弹钢筋控制线。在弹钢筋位置线时,板的第一根钢筋必须距墙边50mm排起,地下一层板人防区板厚为220mm,通配双层双向φ12@100,非人防区板厚130mm,板面另附加双向通长φ8@200,孔洞附加筋在图中未注明

审核人

交底人

接受交底人

C—002

技术交底记录

工程名称:共4页第2页

工程名称

交底日期

施工单位

分项工程名称

钢筋工程

交底提要

梁、板钢筋绑扎

的为2φ14,地下室顶板厚180mm,配筋为φ12@100双层双向整体拉通,墙下无梁处板底附加2φ16。在模板上用粉笔画好主筋、分布筋的间距,弹线完开始上钢筋。

2.4绑底部钢筋:先放受力筋,后放分布筋。在铺设板底部钢筋时,钢筋的端部必须锚入支座伸至支座中心线。先把钢筋端头位置找齐,然后开始跳扣绑扎,固定钢筋,最后边调整,边绑完其余绑扣。Ⅰ级钢筋弯钩必须向上,绑扎时用八字扣,严禁用顺扣。

2.5电气配管:留出专业施工队伍根据图纸要求在顶板配管、作预留孔口的时间。

2.6加垫块铺马凳:底板筋全数绑完后,及时铺好塑料垫块。现浇板的钢筋保护层厚度15mm,垫块采用塑料垫块,间距为500mm。垫块垫在主筋下面,间距1m,按等边三角形布置。双层板筋之间加设马凳,凳腿不能着板,间距为800mm。

2.7,梁、板的锚固:板底部钢筋,短跨方向筋放在下层,除注明外分布筋为φ8@200,楼板锚固长度:板底筋为150且不小于15d,钢筋须伸过梁中线并弯至板底,与核心筒抗震墙相连的楼板以及核心筒内部楼板,锚入核心筒抗震墙的板底筋和板面筋锚固长度均应按三级抗震要求取值(21d)。板筋起步距墙一侧不得大于50mm。梁钢筋锚固:上铁一排筋从梁边到梁中三分之一净跨处,二排筋从梁边倒梁中四分之一处,与柱子锚固≥0.4lae并向下弯锚15d。梁的上部既有通长筋又有架力筋时,其中架力筋的搭接长度为150mm。从梁边到1.5h(h为梁截面高度)处为箍筋加密区间距为100mm,当h≥450时,在梁的两侧应沿高度配置纵向构造钢筋,纵向构造钢筋间距≤200,当梁宽≤350时,拉筋直径为6mm,当梁宽>350时,拉筋直径为8mm,拉筋间距为非加密区箍筋间距的两倍,上下两排拉筋竖向错开设置。

2.8墙筋做定位插口:由放线员配合,弹出墙体控制线,然后根据此控制线,调整墙筋(立筋)的间距、墙断面尺寸、保护层厚度以及门窗洞口尺寸,准确无误后方用专用插口固定牢固。

2.9平板开洞,洞直径或洞宽≤300mm的洞,让钢筋绕开洞口,不得切断配置筋。洞直径或洞宽300B≤700mm的洞,板底板面分别设置加强筋,每侧加强筋面积不应小于

审核人

交底人

接受交底人

C—002

技术交底记录

工程名称:共4页第3页

工程名称

交底日期

施工单位

分项工程名称

钢筋工程

交底提要

梁、板钢筋绑扎

同方向内截断钢筋面积的一半,且不小于以下数值:板厚h≤120时,2φ12,120h≤150mm时,2φ14,150h≤250mm时,2φ16。绑扎洞口附加钢筋时,短跨板附加筋放外排。结构施工阶段,洞区钢筋不得切断。安装阶段切断洞区钢筋,切口点刷防锈漆。

2.10验筋: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