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程概况
1.1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0。000米相当于绝对标高218.000m。汽机房跨度为18。0m,纵向柱距为6。0m,纵向长度36m。
主要工程量:长度为20.865米的预制框架柱14根,23.1米的预制抗风柱4根。
1.2工程特点
该工程预制柱长度长,重量大(框架柱单根重量为23.6吨,抗风柱单根重量为19。8吨,钢筋混凝土自重按2。5吨/立方米计算),要求安装精度高,且施工场地狭小,各工序交叉较多,故施工难度较大。吊装作业前,充分做好准备工作,并制定相关应急预案.吊装作业期间,停止施工范围内的其他作业,以保证相互不干扰,确保安全。吊装完成后,做好成型预制柱的轴线、标高观测直到二次灌浆达到设计强度。
2.依据文件
2.2《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土建篇。
2.3《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规范》
2。5《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规程》土建工程篇
2。6《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1部分:火力发电厂)DL5009.1—2002
2.7《电力建设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工作规定》国电电源[2002]49号
2.8山东电力建设第一工程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与体系程序》
3.施工方案
3.1开工应具备的条件和施工前应做的准备
3.1.1进行图纸会审,施工前根据编写的作业指导书对施工人员进行认真的安全技术交底,并做好记录。组织班组长认真熟悉图纸,领会设计意图,以利施工。
3.1.2编写施工作业指导书并组织学习,组织施工人员学习有关的施工规范及标准。
3.1.3备齐检验合格的测量工器具。
3.1.4准备好施工用的机械及水泵。
3.1.5搞好施工场地的清理及整平工作.
3.1.6根据测量控制网,测设厂房轴线位置及基准高程点,并经有关质检部门及业主复检合格。
3.1.7在施工以前应对所有的施工机械进行全面的检修,确保机械状况良好。
3.1.8施工前清理好吊车行走道路,确保无障碍.
3.1.9组织好特殊工种人员的培训工作,做到持证上岗。
3.1.10使用细石混凝土找平杯口底标高。(根据预制柱实际长度微调标高)
3.1.11基础杯口内凿毛并清理干净.
3.1.12清理预制柱表面砂浆等杂物,清理出埋件表面.
3.1.13柱侧墙体拉结筋植筋作业.
3.1.14汽机房土方回填平整完毕。
3.2人员组织、分工及有关人员的资格要求
人员
数量
工作内容
管理人员
3
现场项目、技术施工管理、测量
起重工
4
机械操作:起重机(持证)
起重指挥工
1
协调指挥吊装过程(持证)
修理工
1
机械维修与保养(持证)
瓦工
5
二次灌浆、操作钢楔子找正预制柱
焊工
3
焊接柱之间吊车梁、柱间支撑、柱间临时支撑(持证)
壮工
6
配合施工、清理现场等
合计
23
3.3所需的机械、工器具及要求
序号
名称
规格
数量
备注
1
起重机
130t
1
台(性能良好)
2
起重机
50t
1
台(性能良好)
3
经纬仪
2
台(校验准确)
4
水准仪
DS3-Z
1
台(校验准确)
5
钢丝绳及卡具
φ20
4
根(配套)
3。4施工进度计划及要求
2010。06.20~2010.07。10吊装前各项准备工作
2010.07。12~2010。07。18吊装及灌浆作业
4.施工工序、方法及要求
4。1主要工序的施工顺序
4.2主要施工方法和方案
吊装作业使用130t轮式起重机(原定为120吨,根据吊装公司资源情况,在不增加费用的前提下,临时调整为性能更佳的130吨汽车吊,计算中工况选用仍按120吨计以增加保险系数)作为主要吊装工具,50t轮式起重机负责预制柱翻身、倒运及配合。
4.2.1翻身:翻身使用50吨汽车吊,工况选用工作半径6米,主臂长度10.7米,额定起吊能力24吨,符合性能要求。翻身采用两点捆绑起吊,吊挂提前焊接吊耳,使柱一端起吊微微抬起,垫放方木后放下,绑扎钢丝绳,一处吊点设置在牛腿以下500mm的位置,另一处位置设置在柱中部方形截面的位置。两点绑扎后起吊,翻身放于提前平整好并铺设方木的场地,牛腿部位朝上放置.木工迅速拆除预制柱下部的模板并打磨修补.翻身工作提前起吊就位工作一天(根据实际进度,一天到两天)进行,要求拆模打磨工作迅速进行,形成流水作业,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大型吊装设备的效能,减少台班费用。对于需要花较多时间处理的表面缺陷,待后期墙体封闭和抹灰施工过程中再行处理。预制柱倒运摆放采取尽量靠近近就位轴线的原则,同时预留起重机进出和停放场地通道。由于现场场地比较狭小,无法在吊装前一次性全部完成翻身和倒运,故在起吊就位过程中,50吨仍然配合,随时倒运合适编号的柱至130吨汽车吊工况范围内的场地放置。
4。2.2起吊:预制柱起吊使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