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面工程常见质量通病防治手册
1、屋面找平层
屋面找平层是屋面工程中一个重要分项工程。大量工程实践证明各类卷材屋
面涂膜防水屋面的施工质量与屋面找平层的设计构造和施工工艺密切相关。屋
面找平层可用水泥砂、石细石混凝土或沥青砂浆材料组成。找平层的厚度和技术要
求应符合表31-2规定。本节所列质量通病与防治措施主要针对水泥砂找平层;其他
如石混凝土、沥青砂浆找平层的质量通病与防治措施除参照本节外尚可查阅本手
册相关章节。
1.1找坡不准,排水不畅
1畛
找平层施工后在屋面上容易发生局部积水观象尤其在大沟、檐沟和水落口周
围,下雨后积水不能及时排出。
2原因分析
(1)屋面出现积水主要是排水坡度不符合设计要求。
(2)天沟、檐沟纵向坡度在施工操作时控制不严造成排水不畅。(3)
水落管内径过小屋面垃级、落叶等杂物未及时清扫。
3防治措施
(1)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在设计中应正确处理分水、排水和防水之同的关
系。屋面宜由结构找坡其坡度宜为3%;当采用材料找坡时宜为2%o
(2)天沟、檐沟的纵向坡度不应小于1%;海底水落差不得超过200mm;水落管内
径不应小于75mm;1根水落管的屋面最大汇水面积宜小于200m2o
(3)屋面找平层施工时应严格按设计坡度拉线并在相应位置上设基准点(冲
筋)。
(4)屋面找平层施工完成后,对屋面坡度、平整度应及时组织验收。必要时可在
雨后检查屋面是否积水。
(5)在防水层施工前应将屋面垃圾与落叶等杂物清扫干净。
1.2找平层起砂、起皮
1峪
找平层施工后屋面表面出现不同颜色和分布不均的砂粒用手一搓,砂子就
会分层浮起;用手击拍,表面水泥胶浆会成片脱落或有起皮、起鼓现象;用木锤敲击
有时还会听到空鼓的哑声。
找平层起砂、起皮是两种不同的现象,但有时会在一个工程中同时出现。2
原因分析
(1)结构层或保温层高低不平,导致找平层施工厚度不均。
(2)配合比不准使用过期和受潮结块的水泥;砂子含泥量过大。
(3)屋面基层清扫不干净找平层施工前基层未刷水泥浆。
(4)水泥砂浆搅拌不均,摊铺压实不当特别是水泥砂浆在收水后未能及时进
压实和收光。
(5)水泥砂浆养护不充分特别是保温材料的基层更易出现水泥水化不完全
的问题。
3预耐昔施
(1)严格控制结构或保温层的标高,确保找平层的厚度符合设计要求。
(2)在松散材料保温层上做找平层时宜选用细石混凝土材料,其厚度一般为
30-35mm,混凝土强度等级应大于C20。必要时可在混凝土内配置双向4@200mm的钢
丝网片。
(3)水泥砂浆找平层宜采用1:2.5-1:3(水泥:砂)体积配合比,水泥强度等级不低于
32.5级;不得使用过期和受潮结块的水泥,砂子含泥量不应大于5%o当采用细砂骨料
时水泥砂浆配合比宜改为1:2(水泥:砂)。
(4)水泥砂浆摊铺前,屋面基层应清扫干净并充分湿润但不得有积水现象。摊
铺时应用水泥净浆薄薄涂刷一层确保水泥砂浆与基层粘结良好。
(5)水泥砂浆宜用机械搅拌,并要严格控制水灰比(一般为0.6-0.65),砂浆稠
度为70-80mm,搅拌时间不得少于1.5miri。搅拌后的水泥砂浆宜达到“手捏成团、落
地开花〃的操作要求,井应做到随拌随用。
(6)做好水泥砂浆的摊铺和压实工作。推荐采用木靠尺刮平木抹子初压并在
初凝收水前再用铁抹子二次压实和收光的操作工艺。
(7)屋面找平层施工后应及时覆盖浇水养护(宜用薄膜塑料布或草袋)使其表
面保持湿润,养护时间宜为7^10do也可使用喷养护剂、涂刷冷底子油等方法进行养
护保证砂浆中的水泥能充分水化。
4治理方法
(1)对于面积不大的轻度起砂在清扫表面浮砂后可用水泥净浆进行修补;对
于大面积起砂的屋面则应将水泥砂浆找平层凿至一定深度再用1:2(体积比)水
泥砂进行修补修补厚度不宜小于15H1II1,修补范围宜适当扩大。
(2)对于局部起皮或起鼓部位,在挖开后可用1:2(体积比)水泥砂浆进行修补
修补时应做好与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