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埋地管道防腐施工方案.docx
文件大小:16.5 KB
总页数:4 页
更新时间:2025-06-15
总字数:约3.02千字
文档摘要

埋地管道防腐施工方案

埋地管道采用沥青防腐时,分为三种结构类型,即普通防腐层、加强防腐层和特加强防腐层。

1)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沥青底漆的配制→调制沥青玛脂→埋地管道防腐施工→牺牲阳极保护

2)施工准备

a材料

沥青:建筑石油沥青30号、10号和普通石油沥青75号、65号、55号。

油料:汽油、煤油、柴油。

填料:橡胶粉、高岭土、5~6级石棉、滑石粉,石灰石粉。

内包扎层材料:玻璃丝布、石棉油毡、麻袋布、矿棉纸。

外保护层材料:玻璃丝布、牛皮纸、塑料布。

燃料:劈柴、煤。

b机具、护具

机具:油刷、搅拌工具、小桶、油壶、.钢丝刷子、砂子、抹布、钢针、沥青锅、刮板、铁锹、温度计(感300T)、油毡。

护具:长袖手套、鞋盖、口罩、眼镜、劳保胶鞋。

消防器材:灭火器、铁锅盖、干砂、防火铁锹。

c工作条件

沟槽挖完,管道安装试压和验收合格。

沥青锅应架设完毕,位置选定在离施工地点最近的地方,并须经消防部门同意。

施工现场设置消防器材完毕,防腐材料材质合格,并均已齐备。

3)沥青底漆的配制

沥青底漆又称冷底子油,它是由沥青和汽油混合而成。沥青底漆和沥青涂层用同一种沥青标号,一般采用建筑石油沥青。在配制底漆时,按其配比调制—沥青:汽油=1:3(体积比);沥青:汽油=1:2.25~2.5(重量比)。当必须在+5℃气温以下施工时,沥青:汽油二1:2.5(体积比);沥青:汽油二1:2(重量比)。

制备沥青底漆,先将沥青打成1.5kg以下的小块,放进干净的沥青锅中用文火逐渐加热并不断搅拌,使之熔化。加热至17090左右进行蒸发、脱水,不产生气泡为止,除去杂

物后熄火。将熔化脱水后的热沥青慢慢倒进桶里,冷却至80℃左右,一面用木棒搅拌,一面将按比例备好的汽油掺进热沥青中,直至完全混合为止。冷底漆应在≤60℃时涂刷成膜,膜厚0.15mm左右为宜。

环境气温在5℃以下,应按冬季施工采取措施。-25℃及以下温度不得施工。在清理管道表面后24小时内刷冷底子油,涂层应均匀,厚度为0.1~0.15mm。

4)沥青涂料的配制

沥青涂料又称沥青玛脂,是由建筑石油沥青和填料混合而成。填料可选用高岭土、七级石棉、石灰石粉或滑石粉等材料。沥青标号和填料品种由设计选定,其混合配比为:高岭土:沥青二1:3(重量比),其他品种可参考掺人10%~25%左右的填料粉。

制备沥青涂料时,先将沥青打成小块,装人无杂物的沥青锅中,一般装至锅容量的3/4,不得装满。开始用文火烧,逐渐升温加热并不断搅拌。加热到160~180℃,蒸发脱水,温度不可超过220℃,再继续向锅中加沥青,继续搅拌。然后慢慢将粉状高岭土分小批加入到已完全熔化的沥青中,搅拌至完全熔合为止。然后测定沥青玛脂的软化点、延伸度、针人度等三项技术指标。

5)埋地管道防腐施工

由设计确定管道防腐结构级别,分别进行各道工序的施工。以特加强防腐层为例操作顺序为:除锈→冷底子油→沥青→包布→沥青→包布→沥青→包布。分别介绍三种施工方法。

a刷涂法

a)管道除锈,采用人工或机械的方法将管道表面的锈垢清除干净,并用抹布将灰尘擦掉,保持干燥。

b)涂刷沥青底漆,在除完锈、表面干燥、无尘的管道上均匀地刷上1~2遍沥青底漆。厚度一般为1~1.5mm,底漆涂刷不可有麻点、漏涂、气泡、凝块、流痕等缺陷。下一道工序须待沥青底漆彻底干燥后进行。

c)涂刷沥青涂料,将熬好的沥青涂料均匀地在管道上刷一层,厚度为1.5~2mm。不得有漏刷、凝块和流迹。若连续涂刷多遍时,必须在上一遍干燥后不粘手方可涂第二遍。热熔沥青应涂刷均匀,涂刷方向要与管轴线保持60°方向。

d)加强包扎层的作法。沥青涂层中间所夹的内包扎层:可用玻璃丝布、油毡、麻袋片或矿棉纸;外包扎保护层:可采用玻璃丝布、塑料布等。当设计无要求时,宜选用宽度

为300~500mm卷装材料便于施工。操作时,一个人用沥青油壶浇热沥青,另外的人缠卷材料,包扎材料绕螺旋状包缠,且与管轴线保持60°方向。全部用热沥青涂料粘合紧密,圈与圈之间的接头搭接长度应为30~50mm,并用热沥青粘合。任何部位不得形成气泡和褶皱。缠扎时间应掌握在面层浇涂沥青后,处于刚进人半凝固状态时进行。

e)若有未连接或焊接的接口或施工中断处,应作成每层收缩为80~100mm的阶梯式接搓。

f)保护层目前多采用塑料布或玻璃丝布包缠而成,其施工方法和要求与加强包扎层相同。圈与圈之间的搭接长度为10~20mm,应粘牢。

g)防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