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防腐技术交底记录
工程名称
编号
交底日期
2022年月日
施工单位
分项工程名称
管道防腐技术交底
方案名称
页数
共页,第页
签
字
栏
交底人
审核人
接受交底人
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交底单位与接受交底单位各保存一份。
当做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时,应填写“分项工程名称”栏,其他技术交底可不填写。
第PAGE9页共NUMPAGES10页
一、前言
当下部分公建等建设项目依旧采用焊接钢管等作为电气穿线配管使用,依据规范GB50303-2015《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中的:第12.2.9-3除埋设于混凝土内的钢导管内壁应当防腐处理,外壁可不防腐处理外,其余场所敷设的钢导管内、外壁均应做防腐处理,以及03D301-3《钢导管配线安装》第5.3条中钢管、接线盒、配件等均应按工程设计规定镀锌或涂漆,若无特殊要求可刷樟丹一道,灰漆一道。电气导管暗敷前必须进行防腐处理,钢管传统的灌漆工作为人工逐根处理,费工效果差,管道内壁防腐灌漆简易装置在实施过程中提高了灌漆工效,能够提高管道的防腐质量。
二、工法特点
2.0.1该工法可集中批量处理线管,工作面小,减少动作重复频次,提高效率,作业人员可单人操作,2人处理最为适宜,多人操作时,每批次管材可在防腐完成后集中倒运晾晒。
2.0.2该工法设有灌漆装置和集中回流设施,减少作业污染、降低成本,提高油漆回收利用率。
2.0.3该工法设计的简易装置材料主要为钢管,施工现场方便易得、成本低廉、外形美观、搭拆简单,符合标准化工地要求。
2.0.4该工法水平有足够的作业空间,可以进行材料旋转滚动,确保内壁防腐处理均匀无遗漏。
三、适用范围
钢管需求量较多,内壁防腐处理量大的作业。
四、工艺原理
4.0.1借助简易装置,实现工序的合理穿插,架管、灌漆、滚转、晾晒,操作简便,减少人工,降低成本。
4.0.2该装置考虑经济效益,注意灌注稀释油漆的接口处理以及回收再利用,增加相关配套装置。同时选材要考虑现场易得,投入成本低廉。
五、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5.1施工工艺流程
前期装置设计及功能属性分区实现
前期装置设计及功能属性分区实现
作业面划区及简易装置搭设
操作平台放置线管
灌漆
倒运晾晒
转动线管使内壁受漆均匀
油漆回收再利用
拆卸装置
5.2施工操作要点
5.2.1简易装置搭拆
(1)主体结构
该装置的主体采用现场标准租赁钢管搭设完成,扣件连接即可,支腿落地保持统一水平面,考虑计算承重量,可增设支腿。根据标准管长度,考虑盛管支撑需要,盛管面横担不超过5.5m,盛管面保持水平角度为15°至20°左右为宜,根据稀料选择角度,控制油漆流动速度,过小过大不利于油漆附着。
(2)灌漆装置
在灌漆侧挑高设置油漆桶,底部连接软管,根据油漆桶至作业高差及幅度确定软管长度,软管上宜设置开闭阀门装置,灌注油漆口宜设置为尖嘴设计(或增加一个漏斗装置承插在灌漆钢管口)。
(3)油漆回流装置
采用DN100的焊管沿其外弧横断面切除一段管面形成凹槽,固定在装置末端,槽口中心与盛管面切平,确保放置灌漆钢管至少有半口抵在凹槽处,凹槽水平略微设置幅度,最低点放置油漆桶,回收油漆。
5.2.2防腐操作
(1)灌漆
采用灌漆装置逐根插入进行灌漆。
(2)架管滚转
根据作业面宽度,线管排布放置数量不宜超过作业面宽度2/3,确保有足够空间进行线管滚动,灌漆之后马上对单根钢管逐根滚动,折返2至3次,保证内壁防腐受漆均匀无遗漏。
(2)晾晒
线管防腐处理后,可单人单管、多人集中倒运至晾晒区晾晒。
六、材料与设备
6.1材料、设备
主要材料、设备见表6.1。
表6.1主要材料表
序号
名称
单位
尺寸
备注
1
架子管
m
1/2/6m
装置主体支架
2
焊接钢管
个
DN100
回流装置
3
扣件
个
装置主体支架
4
油漆桶
套
灌漆及回流处
5
软管
m
DN15
灌漆装置
6
阀门
m
DN15
灌漆装置
7
防腐漆
L
辅材
七质量控制
7.1应遵循的国家行业标准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15)中关于材料内壁防腐质量的相关规定。
7.2质量控制要点
7.2.1控制作业面角度,油漆浓度,控制油漆流动速度,确保内壁灌漆附着良好。
7.2.2留有足够的转动空间,操作过程中回转2至3次,确保内壁灌漆附着均匀。
7.2.3灌漆接口处,线管底部凹槽处,注意衔接尺寸,减少油漆外漏,降低环境污染。
八安全措施
8.1安装过程中现场所有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穿劳保鞋,劳保服;作业时戴好胶皮手套。
8.2转运管材过程中,注意防止坠落、碰撞等物体打击伤害,强化安全教育。
8.3注意油漆腐蚀伤害,做好安全防护。
九效益分析
本工法通过简易装置,可以有效减少作业的重复频次,提高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