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工程测量测试题+参考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共60题,每题1分,共60分)
1.用尺长方程式为lt=30-0.0024+0.0000125×30×(t-20℃)m的钢尺丈量某段距离,量得结果为121.409m,则尺长改正值为()m。
A、-0.0097
B、-0.0024
C、+0.0097
D、+0.0024
正确答案:A
2.若经纬仪的视准轴与横轴不垂直,在观测水平角时,其盘左盘右的误差影响是()。
A、大小相等
B、大小不等
C、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D、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视准轴与横轴不垂直时,盘左盘右观测同一目标时,视准轴误差对水平角的影响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3.建筑基线布设的常用形式有()。
A、矩形、十字形、丁字形、L形
B、山字形、十字形、丁字形、交叉形
C、一字形、十字形、丁字形、L形
D、X形、Y形、O形、L形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建筑基线的布设形式一般有一字形、十字形、丁字形、L形。矩形、山字形、交叉形、X形、Y形、O形等不属于建筑基线常用布设形式。
4.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差,称为()。
A、等高距
B、等高线平距
C、等高线间隔
D、基本等高距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等高距是指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差。等高线平距是指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基本等高距是根据测图比例尺和地面坡度等情况所确定的等高线高差。而“等高线间隔”这种表述不准确,通常所说的就是等高距。
5.中误差是真误差平方和的平均值的()。
A、平方
B、立方根
C、立方
D、平方根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中误差是真误差平方和的平均值的平方根。中误差反映了观测值的精度,它是通过对真误差平方和求平均后再取平方根得到的,这样能更合理地衡量观测数据的离散程度和精度情况。
6.某直线的象限角为北西35°,则其反坐标方位角为()。
A、35°
B、325°
C、145°
D、215°
正确答案:C
7.全站仪导线测量属于()导线。
A、图根
B、电磁波测距
C、经纬仪
D、三级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全站仪导线测量属于电磁波测距导线,它利用全站仪直接测量距离和角度,通过电磁波信号来测定导线点的位置和边长等参数,与普通经纬仪导线测量有所不同,经纬仪导线测量一般单纯依靠经纬仪测角,距离需借助钢尺等工具测量,而全站仪导线测量将测角和测距功能集成一体,通过电磁波测距大大提高了测量效率和精度。
8.水准测量过程中,精平后,望远镜由后视转到前视时,有时会发现符合水准气泡不再居中,其主要原因是()。
A、管水准器轴不平行于视准轴
B、圆水准器轴不平行于仪器的竖轴
C、圆水准器整平精度低
D、竖轴与轴套之间油脂不适量等因素造成
正确答案:B
9.经纬仪在进行角度观测之前,不必要满足的条件是()。
A、水准管轴垂直于竖轴,即LL⊥VV
B、视准轴垂直于横轴,即CC⊥HH
C、横轴垂直于竖轴,即HH⊥VV
D、视准轴垂直于圆水准器轴,即CC⊥L′L′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经纬仪进行角度观测前,需要满足水准管轴垂直于竖轴(LL⊥VV)、视准轴垂直于横轴(CC⊥HH)、横轴垂直于竖轴(HH⊥VV)等条件。而视准轴垂直于圆水准器轴不是角度观测前必须满足的条件。
10.自水准点M(Hm=100.000m)经8个站测至待定点A,得hma=+1.021,再由A点经12个站测至另一水准点N(Hn=206.121),得Han=+4.080则平差后的A点高程我()
A、101.029m
B、101.013m
C、101.031m
D、101.021m
正确答案:A
11.若某全站仪的标称精度为,当距离D为0.5km时,单向一次测距所能达到的精度是()。
A、±4mm
B、±2mm
C、±3mm
D、±8mm
正确答案:A
12.如果水准仪的十字丝横丝和竖轴不垂直,观测时要注意的是()。
A、始终用十字丝的中间部分瞄准尺子上的刻划
B、始终用十字丝的一端瞄准尺子上的刻划
C、利用脚螺旋将十字丝横丝调成水平后,再用横丝读数
D、利用目估横丝应在的水平位置,然后读数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水准仪十字丝横丝和竖轴不垂直时,观测中不能单纯利用目估使横丝水平,因为这样误差较大。而始终用十字丝的中间部分瞄准尺子上的刻划,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因横丝不垂直竖轴带来的误差影响。选项B始终用十字丝一端瞄准尺子刻划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且误差更大;选项C利用脚螺旋调横丝水平不可行,因为横丝和竖轴不垂直无法准确调成水平;选项D目估横丝水平位置读数误差大且不准确。所以应选A。
13.在施工控制网中,高程控制网一般采用()。
A、水准网
B、GPS网
C、导线网
D、建筑方格网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施工控制网中,高程控制网一般采用水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