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PAGE3
服务社会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认同个人服务社会的价值和意义所在,积极参与公共生活和公益活动,自觉爱护公共设施,遵守公共秩序,有为他人、为社会服务的公共精神。
能力目标:能够正确认识服务社会对自身成长和社会的影响,培养自己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意识和能力,在践行其中时能够依靠自身能力解决遇到的困难问题。
知识目标:能够准确表述服务社会的重要性,能够用自己的语言阐述清楚如何服务社会。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奉献社会我该如何践行。
教学难点:服务社会对自我成长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视频导课:播放视频《黑土麦田乡村创客》第一部分,介绍这个公益项目相关情况。
教师导入语:黑土麦田公益是民政部批准成立的全国性公益组织下属项目,由耶鲁大学和哈佛大学的优秀中国毕业生发起,每年资助一批顶尖学府的优秀毕业生到国家级贫困县的乡村从事精准扶贫和创业创新,为中国农村的发展创造可持续的影响。
我们在视频中看到,这样一群最优秀的年轻人,离开喧嚣繁华的都市,来到贫困乡村,殚精竭力帮助那里的人们创业、脱贫。我们也许会好奇,他们在追求什么?他们这样做有什么意义?我们能否像他们一样为这个社会也做些什么?“携带”好你的好奇心,我们来开始今天的学习之旅。
【设计意图:服务社会对中学生来说是一个稍显陌生,同时又至关重要的话题。他们需要去认识自己与社区、家乡、甚至整个社会、整个国家的联系,需要养成亲社会的人格和服务社会的公共精神。所以导课部分为他们准备了一个充满正能量的故事,一群充满活力的青春偶像,一场改变贫困乡村的精彩片段。这样,他们能够通过这个视频去体会服务社会指的是什么,当我们参与其中对自己对他人有什么影响,他们会自发的去思考我能够为这个社会做些什么。这是这个环节的设计意图。】
二、出示目标、自主学习
出示本节课学生的学习目标和自主学习问题,学生5分钟时间浏览教材,并在课本中标出问题答案。之后,一分钟时间小组为单位,组长组织组员核对答案,汇总问题。
1.服务社会对我们成长的影响?
2.奉献社会该如何践行?
【设计意图:出示学习目标可以帮助学生明确这节课的学习任务。之后通过自主学习,学生通读课文,根据问题梳理课文内容。最后,通过小组核对,学生检测自主学习成果。】
三、探讨交流
继续播放视频《黑土麦田乡村创客》剩余部分。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讨交流以下问题,小组长组织,交流时间3分钟。
1.总结村民们是如何评价这些“乡村创客”们的?
2.总结这些来自顶尖学府的优秀毕业生们是如何评价自己在参与这项公益活动中的收获和成长的?
3.你从这两组评价的对比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教师随机选择2-3个小组进行讨论结果的展示,点到的小组派代表总结小组讨论成果,只要能从村民们对创客们的认可、感谢,创客们自身能力的提升、人生价值的实现等角度进行表述,都是正确的。教师在小组展示中进行适当的引导,每个小组展示结束后有一个简短的鼓励性的评价更好。
教师小结:视频结尾说“投身一场伟大理想,无愧一段美好青春”。我想这是对这些积极参与公共服务的年轻人们的一个真实写照。他们全身心的投入其中,当他们在为将这个社会变得更美好而努力的过程中,他们得到了人们的尊重和认可,实现了自身的价值。同时,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他们见到了更广阔的天地,结识了更多志同道合的人,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锻炼了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了自己与人交往的能力,也升华了自身的精神世界。愿我们的同学们也能积极参与社会服务,不断见证自身的成长。
学生汇总知识点“服务社会对自身成长的影响。”并完成问题补充和知识点标划。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视频,学生从不同的人那里听到他们不同角度的对待服务社会的各种观点。这些观点从侧面印证、补充着课本内容。之后学生通过小组交流探讨,集合四人之力梳理这些观点,回答问题。将课本知识点和视频观点以及自身看法有效的融合起来,使这个问题在围绕课本观点的基础上,每个小组、每个人都能形成自己的答案。】
四、活动探究
探究活动一:交流与分享
学生阅读教材82页“探究与分享”部分内容。
结合自身生活体验,回答问题:
1.你参加过哪些类似的活动?
2.你在活动中做了哪些事情?你觉得自己参加这些活动是在服务和奉献社会吗?
3.在1-10的范围内打分,你给自己当时活动中的表现打几分?为什么?
学生思考1-2分钟,愿意分享的同学举手依据提问,与大家分享自己的一次活动经历。
教师在学生分享时可适当将学生参加的活动名称分类写于副板书部分,关注学生对自己表现的打分,及打分原因。
教师小结:大家参加过各种各样的公益活动,活动类型不一、活动主题不同、大家做的事情也各不相同,但我们认为所有这些活动都是在服务和奉献社会。所以,我们明确了,我们可以通过积极参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