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课题
8.1国家好大家才好
课时
1
班别
教
具
时间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知道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及其重要性
能力目标:懂得维护国家的利益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爱国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国兴我荣、国衰我耻的价值观。增强学生维护国家利益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的意识,积极践行维护国家利益
重点
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
难点
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
教学过程
内容及流程
教师与学生活动
备注
明
确
目
标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1、(多媒体展示一组叙利亚战乱的图片)观看图片,谈谈感受。
国破则家亡,国兴则家昌。有国才有家呀!国家好,大家才会好!今天我们就这一话题展开学习,学习《国家好大家才好》。
出示学习目标
内容及流程
教师与学生活动
备注
实
施
目
标
自主预习梳理新知
1.对伟大祖国,我们每个人都怀有最深厚、最纯洁、最高尚、最神圣的情感。
2.国家利益是一个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生存需求和发展需求的总和,关系到民族生存、国家兴亡。
3.国家的核心利益包括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4.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在我们国家,国家利益反映广大人民的共同需求,与人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具有至高无上的特点。
5.在我们国家,国家利益反映广大人民的共同需求,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__。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相辅相成。
合作探究生成能力
探究一认识国家利益
活动(一)学生阅读分享教材P87邓小平的事例,以及教材探究与分享中“国”字的篆书写法,探讨:
(1)邓小平写道:“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从中你体味到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2)结合篆书“国”字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分析国家生存和发展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小结:国家利益是一个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生存需求和发展需求的总和,包括人口、领土、主权和政权等,它们关系到民族生存、国家兴亡。
活动(二)学生阅读分享教材P88探究与分享图片“成立三沙市政府”“保护文化遗产”“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保卫祖国领空”,探讨:
上述举措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小结:国家利益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等领域,包括安全利益、政治利益、经济利益、文化利益等。其中,国家的核心利益包括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内容及流程
教师与学生活动
备注
实
施
目
标
探究二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
活动一:新年说愿望
设计意图:我们每个人的个人梦想的实现都离不开国家和社会所提供的支持。本活动旨在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愿望与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认识到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从而全面认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
1.学生阅读教材P89的“探究与分享”
2.想一想在新的一年你的愿望是什么?(学生讨论回答)
3.请简单阐述一下个人愿望与国家利益之间有什么关系?
教师讲述:每个人都渴望安居乐业、家庭和睦,都期盼社会稳定、国家富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企盼就是人民的切身利益,它离不开国家利益。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二者相辅相成。
活动二:“两会”展利益(多媒体展示材料)
2017年3月8日,国家外交部部长王毅在“两会”记者会上表示,中国外交,体现在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时刻铭记自己的入党“初心”,领导干部要始终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把人民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上,这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更是我们党永不脱离群众和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
1.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有怎样的关系?
提示:(1)在我们国家,国家利益反映广大人民的共同需求,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二者相辅相成。(2)人民利益只有上升、集中到国家利益,运用国家的工具,才能得到真正的维护。(3)国家利益只有反映人民利益,依靠人民艰苦奋斗,才能得到真正的实现。(4)在当代中国,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高度统一的。
2.感受国家力量(多媒体链接视频——中国军舰也门撤侨)
内容及流程
教师与学生活动
备注
检
测
目
标
1.屠格涅夫说:“没有祖国,就没有幸福,每个人必须植根于祖国的土壤里。”这告诉我们()
①祖国的存在和发展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前提②每个人对于自己的祖国都有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③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④我们都是龙的传人。
A.③④ B.①② C.②③ D.①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