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贵州财经职业学院教师招聘考试试题.docx
文件大小:22.38 KB
总页数:13 页
更新时间:2025-06-15
总字数:约4.81千字
文档摘要

收集版

—PAGE1—

收集整理,仅供参考

2025贵州财经职业学院教师招聘考试试题

(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

姓名:________________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在高校学科建设与发展中,()是学科建设的依托平台,是学科发展的重要支撑条件和保障。

A.学科团队

B.学科课程

C.学科方向

D.学科基地

【答案】:D

2.教师根据教育实践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突发事件,迅速做出判断、果断加以处理并取得良好效果的教育行为称为()。

A.教育机智

B.教育管理

C.教育威信

D.教育创新

【答案】:A

3.教师在履行教育义务的活动中,最主要、最基本的道德责任是()。

A.团结协作

B.依法执教

C.爱岗敬业

D.教书育人

【答案】:D

4.大学生张某因失恋曾一度抑郁,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理咨询得以恢复,这体现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具有()。

A.相对性

B.动态性

C.连续性

D.可逆性

【答案】:D

5.以下关于高校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者关系的结论中,正确的说法是()。

A.教学是源头,科研是重点,服务是深化

B.教学是根本,科研是源头,服务是深化

C.教学是重点,科研是基点,服务是支点

D.教学出效益,科研出成果,服务出课题

【答案】:B

6.大学生交往双方形成感情依赖,关系比较亲密。这种人际关系是建立在()的基础上。

A.控制需求

B.包容需求

C.利益需求

D.感情需求

【答案】:D

7.在自主性学习中,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地位是()

A.教师代替学生思考

B.客体

C.学生依赖教师

D.主体

【答案】:D

8.教师职业道德的评价方式主要是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

A.个体认知

B.教育评估

C.他人期望

D.传统习惯

【答案】:D

9.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职业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不断提升实践的合理性,逐步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是()。

A.岗位培训

B.校本研修

C.教学反思

D.学历进修

【答案】:C

1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合理宣泄调节情绪的方法是()。

A.矫正不良认知

B.运动调节

C.写日记

D.倾诉

【答案】:A

11.高等教育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途径不包括()。

A.传承、创新文化,培养跨文化的人才

B.培养各类高级人才

C.直接服务社会

D.从事科学研究,创新科技成果

【答案】:A

12.大学生基本组织形式是()

A.社团

B.院系

C.年级

D.班级

【答案】:D

13.衡量教师是否胜任本职工作的基本条件是()。

A.教师的素养

B.教师的体质

C.教师的年龄

D.教师的能力

【答案】:A

14.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从办企业和从事社会服务的收入应当主要用于()。

A.提高教师收入

B.扩大招生规模

C.发展职业教育

D.改善办学条件

【答案】:C

15.文化素质教育不是为了()

A.提高审美情趣

B.提高人文素养

C.强化专业教育

D.提高大学生的文化品位

【答案】:C

16.期望理论的提出者是()。

A.亚当斯

B.马斯洛

C.赫茨伯格

D.弗鲁姆

【答案】:D

17.“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话所体现的德育方法与下列选项中哪个是相同的?()

A.春风化雨

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C.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D.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答案】:C

18.拔苗助长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特点

A.连续性与阶段性

B.不平衡性

C.个体差异性

D.方向性与不可逆性

【答案】:A

19.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让学生掌握知识的本质意义,需要变换知识的呈现方式,其中本质属性保持恒在,而非本质属性可有可无,这在心理学中称为()

A.比较

B.概括

C.抽象

D.变式

【答案】:D

20.认为心理健康的模式为“自我实现的人”的是()。

A.马斯洛

B.奥尔波特

C.英格里士

D.罗杰斯

【答案】:A

21.教师道德原则的核心是()。

A.正确处理教师道德义务和道德情感之间的关系

B.正确处理教师道德行为和道德良心之间的关系

C.正确处理教育事业的整体利益和教师个人利益的关系

D.正确处理教育事业的长期利益和教师短期利益之间的关系

【答案】:C

22.与新课程的开放性、生成性不相适应的课堂教学是()。

A.教学设计预留空间

B.善于利用“突发事件”

C.培养学生多向思维、求异思维的习惯

D.教学过程的预定性

【答案】:D

23.我们对见义勇为的行为往往会感到敬佩,对自私自利的行为会感到鄙视,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