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德育(第二版 第三册)课件:职业生涯发展.pptx
文件大小:212.35 KB
总页数:65 页
更新时间:2025-06-15
总字数:约4.56千字
文档摘要

;求职方法;一、制作个人资料;个人资料在求职时主要有三个作用:第一,明确表示自己的求职意愿;第二,如实反映自己的基本情况和能力特长;第三,引起用人单位的注意,争取得到笔试、面试或试用的机会。;1.求职信的写作;应聘信是在获知用人单位招聘信息的情况下而写的表明自己求职意向的书信。与自荐信相比,应聘信的写作更强调针对性,主要针对用人单位的招聘条件和岗位职责陈述自己的基本情况和求职意愿。;求职信的写作,大体上要具备五个要素。

第一,格式正确。

第二,求职意愿表示明确。

第三,内容简洁,层次清楚。

第四,展示个性和特长。

第五,富有说服力。;2.个人简历和附件;简历的内容通常由五个部分组成。

(1)基本情况(姓名、性别、年龄、民族、学历、政治面貌、身体状况、兴趣爱好、住址、通信方式、照片等)。;(2)家庭及主要社会关系。

(3)教育背景(可列出主要课程的成绩)。

(4)社会活动和社会实践经历。

(5)技能、特长及各种成就。;3.资料的包装;一份优秀的个人求职资料要做到以下几点:

(1)惜墨如金,措辞准确。

(2)诚实自信,体现能力。

(3)消灭错误,文如其人。

(4)形式悦目,制作精致。;二、了解面试;2.面试的内容;(2)专业知识

作为对笔试的必要补充,招聘者通过面试可以进一步了解应聘者掌握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以及是否符合招聘职位的要求。;(3)工作技能

应聘者的工作技能水平虽然可以通过查阅其个人简历得到一定程度的了解,但这种了解是肤浅的、片面的。面试不但可以验证应聘者个人简历中对其工作技能的描述,而且可以掌握应聘者的职业道德、责任心、主动性、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与职业技能相关的一些基本情况。;(4)工作态度

招聘者往往需要了解两点:一是了解应聘者对过去学习和工作的态度;二是了解应聘者对招聘职位的态度。

(5)行为习惯

招聘者通常会在面试过程中非常注意应聘者的行为举止,特别是细小的行为。;面试的形式有很多,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1)结构性面试和非结构性面试

结构性面试是指有既定模式或程序的面试。结构性面试的测??严谨有效,但其设计比较复杂,只有专业测评人员才能进行。非结构性面试是指没有既定模式或程序的面试。其优点是灵活性大,缺点是对测评内容可能会有所遗漏或测评不够严谨。;(2)情景面试

情景面试是让应聘者处于某一具体情景中,根据应聘者在该情景中的一些行为表现来观察其各方面能力的一种面试形式。;(3)单独面试和小组面试

单独面试是指招聘者与应聘者一对一地进行面试。这是一种最基本、最普遍的面试形式。

小组面试又称集体面试,分为两种形式:第一种形式是面试时多位应聘者同时面对招聘者,回答同样的问题或完成同样的任务;第二种形式是多位应聘者讨论同一个话题或合作完成同一项任务。;面试准备是整个求职准备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包括心理准备、信息准备、资料准备,甚至要进行必要的模拟训练等。;(1)沉着冷静,调整心态

(2)注意自我形象设计

(3)备齐资料

(4)了解招聘单位的信息

(5)进行模拟训练;职业成长;一、从学生到员工;企业文化分为精神文化(价值观,比如质量第一、顾客至上等)、制度文化(各种规章制度,比如考勤制度、薪酬制度等)、行为文化(行为风气,比如工作作风、人际关系等)和物质文化(各种硬件,比如经营场地、机器设备等)。;企业制定工作纪律是为了保证生产经营的高效优质运行,员工一旦违反工作纪律,就可能会给企业带来损失,也会给自己的职业发展造成难以挽回的负面影响。所以,作为新员工,必须牢记各种工作纪律,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除了正常工作外,企业还会组织各种娱乐、捐助、谈心等活动。作为企业员工,这些活动都应该积极参加,以便接触和熟悉企业中各个部门、各个层级的人员,为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奠定基础。;(1)要认识工作中的同事和领导,要用最短的时间记住他们的名字、了解他们的个性,由近及远,融入其中,与他们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2)要认识自己的岗位在部门中所处的位置,不但要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而且在工作中要考虑到所在岗位的上下游衔接,以一种合作的态度使自己的工作成为整个工作链中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并努力使自己的知识结构、技能层次和工作方式符合岗位工作要求。;二、正确对待第一份工作;第一份工作对我们来说,意味着许多的第一次,这些第一次都是在学校无法遇到的,而这些第一次所带给我们的也是在学校无法学到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第一份工作是最好的职业培训,对职业理想的实现和职业生涯的发展具有奠基作用。;三、职业成长的基本模式;第二,最初的职业选择并非是自己的愿望,但在职业活动中本着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的良好职业理念,在这个职业领域同样取得了成就,进而喜欢上这个职业。;第三,最初的选择是出于权宜之计,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寻觅,依然难以找到更理想的职业,于是本着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