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高考作文:观点性材料作文:英雄与平凡——谁说站在光里的才是英雄.docx
文件大小:14.73 KB
总页数:4 页
更新时间:2025-06-15
总字数:约2.23千字
文档摘要

浙江省十二校高三联考模拟

一、原题重现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小时候我们常常渴望成为英雄,长大后我们终将与自己的平凡和解。

你同意这一说法吗?请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思考和感悟。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二、审题立意

作为断言式观点型材料作文题,材料呈现了人生不同阶段两种心理状态:平凡和英雄。要求学生对这一论断做出合理的审视和思考。若同意,应该明确“与自己的平凡和解”不是放弃追求,而是在认清生活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若反对,说明应该始终保持少年英雄梦,无论经历多少“意料之外”,也应当不甘平凡。当然,也可辩证看待,可指出人既需要英雄梦想的激励,保持对卓越的追求,又要学会与平凡和解,接纳遗憾,找到平衡。

三、范文示例

范文一:重拾平凡,构筑精神高地

浙江一考生

鲍勃·迪伦曾落墨:“建造自己的宫殿,不做世界的囚徒。”儿时,人人都有英雄梦,可天真的理想主义,往往在成年后被社会浇灭。平凡,似乎成为我们不得不趋向的宿命,但人们仍可在认清生活本质后,持有个体的英雄主义,建造自己的宫殿,做自我定义的英雄。

确实,揆诸当下,快节奏的生活与高强度的内卷形成交响乐,现实巨大的残酷与个体渺小的理想站在对立面,“发疯文学”“NPC生活”“已读乱回”,是儿时棱角被磋磨的见证,内心愿望被压抑的凸显。人们在现实维度上,的确回归了平凡。可在心灵维度上,我们仍可在认清生活本质后,与困难和真相握手言和。言和并不意味着儿时懵懂英雄梦的破碎坍塌,相反,这意味着给英雄梦赋予一种平凡的形式。

“平凡”二字并非贬义,“英雄”也并不一定如电视剧、动画片里那样“高大全”。正如罗曼·罗兰曾言:“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便是注视世界的真面目——并且爱世界。”因此,要重新定义“平凡”,就要重新认识平凡个体最易被忽视的力量。正是这些轻盈之力,构筑了时代运行隐形的支架。

全国人大代表李驰,以售后服务员身份深耕燃气行业17载,用技术创新守护千家万户的温暖;快递员胡安焉在穿梭穿巷的奔波中捕捉人间百态,以质朴笔触叩击文学殿堂的大门。他们用躬身耕耘的轨迹证明:英雄不由身份定义,不朽的丰碑,都是以平凡之砖一块块铸成。这启示我们:不要在“平凡”定义下自暴自弃,陷入斯泰宾所谓的“罐头语言”而变得麻木不理性。我们应有卡尔维诺“树上的男爵”那样的勇气,像泰德·休斯笔下的马那样冷静,与平凡和解,并如李池、胡安焉一般,从平凡中开拓出多维精神品质,在自我平凡之路上默默经营内在的小天地,也在社会普通岗位上勤恳书写事业的大故事,造就成年后更为独特的英雄梦。

美国作家塞林格曾因《麦田里的守望者》成为“垮掉的一代”的精神图腾,但之后,他隐居新罕部什尔州乡间,让写作彻底回归私人精神实践,安于无人关注的平凡状态。这不是与平凡的妥协,而是对英雄主义的重构,平凡并不可怕,在无人注视的孤独中,反而能保持磨而不磷、涅而不缁之从容与定力,重构当代英雄主义的形式,将“一个人活成一群人”。

儿时纯真的理想主义,不会因与平凡和解而崩塌,构筑精神的高地,不做世界的囚徒,耕耘自我的梦想,每个人都能做属于自己的盖世英雄。

范文二:以英雄的姿态悦纳平凡

小时候,总渴望如电影中的主角那样意气风发、气宇轩昂;长大后渐渐明白,被聚光灯照耀并非生活常态,英雄也不是必须要拯救世界。人,都是在生活的磨砺中成了英雄,生活,并非一篇恢弘的史诗,没有波澜壮阔的桥段,只有看清生活的苦难本质而继续前行的人,才可谓英雄。

“英雄者,国之干。”是的,自古以来英雄就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最为醒目的坐标,闪耀着时代的光辉,指引我们奋力奔跑翱翔。从岳飞的”精忠报国”到文天祥的“留取丹心”,从林则徐的“虎门销烟”到黄旭华的“深海铸盾”,这些为民请命、为国奉献的英雄们,在历史的舞台上,用热血、赤诚、毅力与智慧,用行动书写了一曲曲壮丽的诗篇。

没有人生来就是英雄,唯有历经苦难,才能超凡脱俗举世瞩目。苏武牧羊十九年,终于得以还乡;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终得一举灭吴。生活的本质,即一曲悲喜交集的交响乐,经历磨砺后,方能展现自身的光彩。只有真正体验过生活的波涛骇浪,我们才能以更为理性和成熟的视角面对生活。这种变化过程的实质,是认知的变化,其决定因素是丰富的经历。我们应当有看清生活本质的能力,一味活在逃避挑战和苦难的世外桃源里,一颗英雄之心便不可能练就。

罗曼·罗兰曾言:“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便是注视世界的真面目——依然爱世界。”生活的主旋律往往苦涩而荒诞,在看清其本质后,我们或许对“英雄”一词会有别样的理解。为了民族大义牺牲的烈士固然是英雄,可是为贫困山区女孩教育奔波的“燃灯校长”张桂梅,用无私奉献温暖他人心灵的“活雷锋”王兰花,疫情防控的战场上逆行出征的医护人员,远离喧嚣在科技的前沿阵地为民族的崛起添砖加瓦的科技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