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第三单元明清时期(至鸦片战争前):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7课明朝的灭亡和清朝的建立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学习目标XUEXIMUBIAO1、了解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的表现。2.概述明末农民起义的经过,思考广大民众欢迎和拥护李自成起义军的原因。3.概述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的史实,归纳明朝灭亡的原因。学习重点:明朝政治腐败原因;学习难点:张居正改革结果。
播放视频素材——明朝的工商业发达明朝曾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然而,种种社会矛盾,使它逐步走向覆亡。明朝是如何衰败的?又是怎样被农民起义推翻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7课《明朝的灭亡》。
政治腐败与张居正改革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满洲兴起与清兵入关目录清朝对全国的统治壹贰叁肆
政治腐败与张居正改革风雨飘摇壹
明朝:曾为世界最强国家之一古人盛赞:明命而入贡者殆三十国。幅陨之广,远迈汉唐!成功骏烈,卓乎盛矣!——《明史.卷7》今人评估:1600年明朝生产总量折合约960亿美元,占当时世界经济总量的29.3%。——【英】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的轮廓:公元1-2030年》
哥哥:明熹宗朱由校(天启)“深度高达手办热爱者”——名气仅此于鲁班的工匠爸爸:明光宗朱常洛(泰昌)“红丸案的一月天子”——即位一月嗑药而亡爷爷:明神宗朱翊钧(万历)“深度肥宅爱好者”——20年不上朝我太难了!政治腐败——表现皇帝昏庸,沉迷享乐,重用宦官,疏于朝政。明崇祯帝
爷爷:明神宗爸爸:明光宗哥哥:明熹宗20年不上朝登基一月暴毙“木匠皇帝”
政治腐败的表现:①皇帝沉迷享乐,疏于朝政;②皇室内部勾心斗角,纷争不已。
刘瑾(明武宗)魏忠贤(明熹宗)政治腐败的表现:①皇帝沉迷享乐,疏于朝政;②皇室内部勾心斗角,纷争不已。③大臣们结党营私,争权夺利。政治腐败——表现宦官专权,权倾朝野,祸乱朝纲。
相关史事反映了明朝中后期怎样的社会状况?材料研读相关史事明武宗将政事交给宦官刘瑾处理,自己在宫中纵情享乐,还四出游玩,甚至公开抢掠民女。明熹宗爱好木工,成年累月像木匠一样制作木器,朝政全都交给宦官魏忠贤。于是,魏忠贤权倾朝野,人称“九千岁”。《明宪宗元宵行乐图》(局部)政治日益腐败。表现为皇帝昏庸和宦官专权。
知识拓展明朝后期,宦官魏忠贤长期专权。明熹宗喜欢刀锯斧凿的木工活。魏忠贤总是趁熹宗全神贯注做木工活时,拿重要的奏章请他批阅,熹宗往往都会随口说:“朕已悉矣!汝辈好为之。”魏忠贤因此欺上瞒下,逐渐专擅朝政。魏忠贤自称九千岁,排除异己,专断国政,以致人们“只知有忠贤,而不知有皇上”。明崇祯帝继位后,治魏忠贤十大罪,命逮捕法办。魏忠贤自缢而亡,其余党也被彻底肃清。魏忠贤像木匠皇帝——明熹宗
政治腐败——表现统治集团内部勾心斗角,结党营私,纷争不已。顾宪成等人组成的“东林党”
政治腐败——表现地方上法纪松弛,官员贪赃枉法。
明神宗时期南京一带有的富豪之家占地7万顷。明熹宗时期一次赐给瑞王、惠王、桂王田地每人以万计,魏忠贤占地万顷以上。明崇祯时期云南沐氏占地万顷以上,占云南耕地的1/3。结果:朝政的混乱,造成中央对社会的控制力不断下降,法纪松弛,各级官员贪赃枉法,对民众百般盘剥。皇室贵族、宦臣、官僚、地主等疯狂兼并土地,肆意侵占民田,致使大量农民流离失所。1万顷=100平方公里
材料:“(明朝后期)旧征未完,新饷已催,额内难缓,额外复急。村无吠犬,尚敲催追之门;树有啼鹊,尽洒鞭扑之血。黄埃赤地,乡乡几断人烟;白骨青磷,夜夜常闻鬼哭。——郑廉《豫变纪略》材料:“是时(崇祯),秦地所征曰新饷,曰均输,曰间架,其目日增,吏因缘为奸,民大困。——清张廷玉等《明史.流贼列传》辽饷+剿饷+练饷“加派三饷520万两,超过全国总赋额的1\3。政府勇于敛财,加重赋税。材料:“皇上(神宗)驱率狼虎,飞而食人,使天下之人,剥肤而吸髓,重足而累息,以致天灾地坼,山崩川竭”——清张廷玉等《明史.田大益传》
图说历史从明代周臣《流民图》局部你看到了什么?
安徽民歌《凤阳花鼓》反映了明朝中后期的怎样的社会状况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大户人家卖骡马小户人家卖儿郎奴家没有儿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