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民间工艺传承人群非遗保护意识培养路径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件大小:19.17 KB
总页数:12 页
更新时间:2025-06-15
总字数:约6.2千字
文档摘要

《民间工艺传承人群非遗保护意识培养路径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

目录

一、《民间工艺传承人群非遗保护意识培养路径研究》教学研究开题报告

二、《民间工艺传承人群非遗保护意识培养路径研究》教学研究中期报告

三、《民间工艺传承人群非遗保护意识培养路径研究》教学研究结题报告

四、《民间工艺传承人群非遗保护意识培养路径研究》教学研究论文

《民间工艺传承人群非遗保护意识培养路径研究》教学研究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意义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我国的民间工艺逐渐被边缘化,许多传统技艺面临着失传的危险。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感民间工艺传承的重要性,因此,我选择以《民间工艺传承人群非遗保护意识培养路径研究》为题,展开教学研究。这项研究旨在探讨如何培养民间工艺传承人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以促进我国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发展。在这个背景下,进行研究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研究内容方面,我将深入挖掘民间工艺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和技艺特点,分析当前民间工艺传承人群面临的困境,探讨非遗保护意识的内涵及其在民间工艺传承中的重要性。同时,我会结合实际案例,研究国内外在民间工艺保护与传承方面的成功经验,为培养民间工艺传承人群的非遗保护意识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在研究思路上,我计划首先对我国民间工艺的传承现状进行全面梳理,了解民间工艺传承人群的基本情况,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接着,从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责任感等方面,探讨民间工艺传承人群非遗保护意识的内涵及其培养路径。在此基础上,我将结合教育、政策、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因素,提出具体可行的培养措施,以期提高民间工艺传承人群的非遗保护意识。最后,通过实证研究,验证所提出的培养路径的有效性,为推动我国民间工艺传承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四、研究设想

在这项《民间工艺传承人群非遗保护意识培养路径研究》的教学研究中,我的设想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首先,我将构建一个系统的理论框架,用以指导整个研究过程。这个框架将包括民间工艺的历史与文化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与特点、以及民间工艺传承人群的保护意识培养机制。通过这一框架,我希望能够明确研究目标,确保研究内容的连贯性和系统性。

其次,我计划采用多种研究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包括文献综述、田野调查、案例分析、访谈法和问卷调查等。文献综述将帮助我梳理前人的研究成果,了解当前的研究现状;田野调查和案例分析将使我能够直接接触民间工艺传承人群,深入了解他们的实际需求和面临的问题;访谈法和问卷调查则有助于收集一线传承人的意见和建议,为研究提供实证数据。

1.理论研究:通过深入分析民间工艺的历史与文化价值,明确其在现代社会的地位和作用,以及非遗保护意识的内涵和重要性。

2.实证研究: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民间工艺项目,进行田野调查,记录传承人群的生活状态、技艺传承情况以及他们对非遗保护的认识。

-通过访谈法,与民间工艺传承人、相关政府部门负责人、教育工作者等进行深入交流,了解他们在非遗保护方面的看法和实践经验。

-设计问卷调查,广泛收集民间工艺传承人群的基本信息、保护意识的现状和影响因素,以及他们对培养保护意识的期望和建议。

3.案例分析:挑选国内外在民间工艺保护与传承方面具有成功经验的案例,分析其成功的原因和可借鉴之处。

4.培养路径设计:结合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的结果,设计出一套针对民间工艺传承人群的非遗保护意识培养路径,包括教育体系、政策支持、社会环境优化等多个方面。

五、研究进度

1.第一阶段(2023年1月至2023年3月):完成文献综述,构建理论框架,确定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2.第二阶段(2023年4月至2023年6月):进行田野调查和实证研究,收集相关数据和资料。

3.第三阶段(2023年7月至2023年9月):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撰写研究报告初稿。

4.第四阶段(2023年10月至2023年12月):根据反馈修改完善研究报告,准备结题答辩。

六、预期成果

1.形成一份完整的研究报告,系统地阐述民间工艺传承人群非遗保护意识培养路径的理论与实践。

2.提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培养措施,为政府部门、教育机构和社会组织在民间工艺保护与传承方面提供决策依据。

3.通过研究成果的推广和传播,提高社会对民间工艺的认识和重视,促进民间工艺的传承与发展。

4.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学术交流和进步。

《民间工艺传承人群非遗保护意识培养路径研究》教学研究中期报告

一、引言

当历史的指针不断向前,许多珍贵的民间工艺却在这股潮流中逐渐褪色,甚至面临着失传的风险。我,作为一名对传统文化充满热忱的教育工作者,深感责任重大。因此,我选择了《民间工艺传承人群非遗保护意识培养路径研究》这一课题,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