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感知集合教育.ppt
文件大小:16.99 MB
总页数:37 页
更新时间:2025-06-15
总字数:约2.79千字
文档摘要

第1页,共3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幼儿园数学活动内容一、感知集合教育二、10以内数的教育三、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四、量的概念教育五、几何形体教育六、空间概念教育七、时间概念教育第2页,共3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一、物体分类的教育分类:是指把相同的或具有某一共同特征的东西归并在一起。分类是计数的必要前提,能促进幼儿分析、综合等思维能力的发展。分类教育是幼儿感知集合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小、中、大三个年龄班级都有此部分的教育内容。第3页,共3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㈠教育要求小班1.能按物体的名称进行分类。2.能按物体的某一外部特征(如颜色、形状、大小)进行分类。3.能按物体量的差异(大小、长短、高矮)进行分类。4.学习与分类有关的词语:如“相同”,“不同”、“一样”、“不一样”、“都是”等。第4页,共3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中班1.能按物体某一量的差异(粗细、厚薄、轻重等)进行分类。2.能按物体的数量进行分类。3.学习并掌握相关词语:如“分成”、“分开”、“合起来”等。第5页,共3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大班1.能按物体某一特征的肯定与否定进行分类,讲述出某种事物所不具有的特征。2.能按物体的两种不同特征进行分类并学会做记录。3.能按物体的用途、联系、材料的性质和包含关系进行分类。4.能自己确定分类标准进行多角度分类,并表述自己的分类理由。5.进行层级分类,理解类与子类的包含关系。第6页,共3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㈡、指导要点1、了解各种分类活动的特点,引导幼儿进行分类活动。⑴按物体的某一特征分类。第一,学习按物体的外部的特征(如颜色、形状、大小)进行分类。第二,学习按物体的用途、材料的性质进行分类第7页,共3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三、学习按物体间的联系分类。第四、学习按物体某一特征的肯定与否定的标准分类。第五、学习按物体的数量分类。第8页,共3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⑵、按物体的两个特征分类在这种分类活动中,幼儿要学会同时从两个角度来区分物体的类别,即幼儿要同时在头脑中考虑物体的两个特征或同时记住分类的两个要求.第9页,共3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⑶、多角度分类多角度分类也称多重分类或多维分类,是指对一组物体可以确定多种标准进行分类。若一堆糖可以按大小来分,也可以按软硬分。多角度分类要求幼儿能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同一个物体的不同特征,将同一个(或同一组)物体归并到不同的类别中。第10页,共3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⑷、层级分类层级分类是指按物体的某种特征多级次地将物体连续分类。如将一盘水果按种类分成两类,接着按大小将以分成两类的继续分类,在按水果的颜色(红,黄苹果,黄、绿芒果)继续分类。第11页,共3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引导幼儿认识分类的标记,让幼儿按标记进行分类标记是一种表示特征的记号或符号,是物体某一特征的抽象和概。幼儿园分类活动常用的标记有用色块表示颜色,用图形轮廓表示形状,用线条小人表示大小等等。第12页,共3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按颜形状分按大小分第13页,共3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按标记进行分类活动:首先,教师要向幼儿讲解标记所表示的意义;其次,让幼儿学会看标记进行分类;最后,让幼儿自己确定分类标准并进行分类,并为分好的每一类物体选出合适的标记。第14页,共3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3、逐渐增加干扰因素提高幼儿的分类水平如按颜色分类:小班:可以提供同形状、不同颜色的物体;中班:可以提供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物体;大班:可以提供不同形状、不同颜色、不同大小的物体。第15页,共3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4、灵活运用多种形式指导幼儿分类不同年龄班,不同指导要求小班幼儿可由模仿教师的示范进行分类过度到按教师的口头指示分类;中、大班幼儿可以按老师的口头指示分类逐步过渡到通过教师的启发探索物体的多种分类标准。如按物体的量的差异进行分类:首先,教师可让幼儿按老师的口头指示分类;进而,教师可以先对一堆物体进行分类,然后让幼儿观察并思考“老师是按什么来分的”;在进一步,老师可以提供幼儿一堆物体,启发他们仔细看一看、比一比、想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