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钢琴曲《讽刺》Op.17_No.1演奏技巧研究.pdf
文件大小:2.88 MB
总页数:23 页
更新时间:2025-06-15
总字数:约1.97万字
文档摘要

目录

第一章绪论1

一、选题缘由1

二、研究现状1

第二章普罗科菲耶夫生平及钢琴小品《讽刺》3

一、生平简介3

二、创作风格概述4

三、《讽刺》创作背景介绍5

注释5

第三章音乐分析7

一、乐曲整体结构安排7

二、主题与主题发展9

注释11

第四章《讽刺》Op.17演奏技巧研究12

一、演奏技巧分析12

二、踏板使用研究14

注释16

结论17

参考文献18

摘要

摘要

普罗科菲耶夫创作的钢琴小品《讽刺》Op.17完成于1912至1914年之间,是

普罗科菲耶夫青年时期的作品,当时他就读于圣彼得堡音乐学院,跟随里姆斯基?

柯萨科夫、里亚多夫、维托尔学习配器、和声对位、作品和曲式分析。钢琴小品

《讽刺》Op.17的创作根植于传统音乐创作之上,并在调性、和声对位等方面予以

创新:动力性的节奏、新颖独特的旋律、敲击式演奏技巧、三度叠置复杂的和声

等,但这些并未脱离大小调体系,因此他的作品成为了自己时代的“异类”。

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部分研究《讽刺》Op.17No.1。第一部分为普罗科菲耶

夫生平及《讽刺》创作背景介绍。第二部分从乐曲整体结构安排、主题与主题发

展两个方面切入分析钢琴小品《讽刺》Op.17No.1的创作特征;第三部分从“技

术难点及音乐演奏分析”和“踏板运用”作为切入点,分析演奏技巧。经过笔者

深入研究发现:钢琴小品《讽刺》Op.17是一部极具个人主义色彩的钢琴小品,通

过笔者对现有的研究文献及《讽刺》的乐谱进行深入分析后发现,乐谱中呈现出

的旋律安排与和声特征,跟这部作品的题目《讽刺》是相互印证的。本文致力于

研究与探讨的重点旨在让演奏者在深入了解作曲家创作意图和内涵表达基础上,

来更好地诠释这部作品。

关键词普罗科菲耶夫;钢琴小品《讽刺》Op.17;音乐技法;演奏技巧

I

摘要

Abstract

ProkofievspianosketchSarcasms,Op.17,wascompletedbetween1912and

1914,andwasaworkofProkofievsyouth.whenhestudiedorcheography,harmonic

counterpoint,compositionandformanalysiswithRimskyKorsakov,Ryadov,andVitor

attheSt.PetersburgConservatory.ThepianopieceSarcasmsOp.17isrootedin

traditionandinnovative.ProkofievtookWagnerschromaticinfluenceandamplifiedit.

Heinnovatedinhisownway,butdidnotdeviatefromthemajorandminorkeysystem,

sohisworkbecameananomalyinhisowntime.

ThispapermainlystudiesSarcasmsOp.17No.1fromthefollowingthreeparts.

ThefirstchapterintroducesProkofievslifeandthebackgroundofSarcasms.Inthe

secondchapter,theauthoranalyzesthecreativecharacteristicsofthepianopiece

SarcasmsOp.17No.1fromtheaspectsoftheoverallstructurearrangem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