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北京市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历年真题
第一部分单选题(50题)
1、某区文化和旅游局在开展例行检查时发现,甲网络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未按规定在经营场所悬挂《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执法人员当场对该公司作出警告的行政处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公司可以向执法人员进行申辩
B.甲公司有要求听证的权利
C.执法人员告知甲公司会将行政处罚决定书邮寄给甲公司
D.甲公司对该行政处罚不服的,应当先向区政府申请行政复议
【答案】:A
【解析】本题可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各说法进行逐一分析。根据《行政处罚法》规定,当事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行政机关必须充分听取当事人的意见,对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应当进行复核;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或者证据成立的,行政机关应当采纳。因此,甲公司作为当事人,在执法人员当场作出警告行政处罚时,是可以向执法人员进行申辩的。关于听证权,《行政处罚法》规定,行政机关作出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较大数额罚款等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当事人要求听证的,行政机关应当组织听证。本题中对甲公司作出的是警告的行政处罚,并不属于上述可要求听证的范围,所以甲公司没有要求听证的权利。按照规定,执法人员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应当向当事人出示执法身份证件,填写预定格式、编有号码的行政处罚决定书。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当场交付当事人。而不是执法人员告知甲公司会将行政处罚决定书邮寄给甲公司。对于行政复议,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并不存在“应当先向区政府申请行政复议”这样的前置要求,甲公司有自由选择的权利。综上,正确的说法是当事人可以进行申辩这一项。
2、人本管理的目的是()。
A.始终把人放在中心的位置
B.着眼于所有成员工作积极性的发挥
C.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D.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以及由此带来的组织效益的最优化
【答案】:D
【解析】人本管理是一种把人作为管理活动核心和组织最重要资源的管理理念。始终把人放在中心位置是人本管理的基本要求,但并非最终目的;着眼于所有成员工作积极性的发挥是人本管理的重要手段,通过激发成员积极性来推动组织发展,但也不是最终要达成的目标;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是人本管理过程中的重要工作,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不过不是其最终目的。而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以及由此带来的组织效益的最优化,既体现了对人的重视,促进人的能力、素质等各方面的全面提升,同时也强调了组织效益,将人的发展与组织的发展紧密结合,这才是人本管理的根本目的。
3、灯光:黑暗()
A.财富:贫困
B.墨镜:光明
C.笤帚:卫生
D.小草:绿化
【答案】:A
【解析】灯光可以驱走黑暗,财富能够驱走贫困,所以按此逻辑得出对应结论。
4、要提升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水平,首要任务是优先发展()。
A.经济事业
B.文化事业
C.科技事业
D.教育事业
【答案】:D
【解析】要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教育事业的优先发展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通过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能够为经济、文化、科技等事业的发展培养大量高素质人才,为各项事业的进步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全面发展和民生的持续改善。而经济事业、文化事业、科技事业的良好发展都离不开教育所培养的人才,都需要以教育作为基础来提供动力和支撑,所以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是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的首要举措。
5、不相隶属单位之间沟通商洽问题应采用的文种是()。
A.请示
B.通知
C.函
D.通报
【答案】:C
【解析】在公务文书中,不同的文种有不同的适用范围。请示适用于向上级请求指示、批准,是上行文,用于隶属关系中下级对上级,所以不是用于不相隶属单位之间沟通商洽问题的文种。通知适用于发布、传达要求下级机关执行和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批转、转发公文,一般是下行文或平行文,主要用于上级对下级或者平级之间传达工作安排等,并非专门用于沟通商洽问题。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正好符合不相隶属单位之间沟通商洽问题的需求。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和告知重要情况,主要是起传达、告知作用,并非用于沟通商洽问题。因此正确答案是函。
6、张某于某夜打算找赵某报仇,到达赵某家附近后发现赵某家中有很多人,自觉无从下手便返回家中,张某的行为属于()。
A.犯罪预备
B.犯罪中止
C.犯罪未遂
D.没有犯罪行为
【答案】:A
【解析】该行为属于犯罪预备。犯罪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