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贵港市辅警考试试卷真题.docx
文件大小:25.29 KB
总页数:16 页
更新时间:2025-06-15
总字数:约7.16千字
文档摘要

收集版

—PAGE1—

收集整理,仅供参考

2025贵港市辅警考试

试卷真题

(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

姓名:________________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_

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1.《监察法》规定,调查人员采取讯问、询问、留置、搜查、调取、查封、扣押、勘验检查等调查措施,均应当依照规定(),由二人以上进行。

A.出示工作证

B.出具书面通知

C.出具证件

D.出具证件,出具书面通知

【答案】:D

2.警用无线通信应遵循的原则不包括()。

A.顾全大局,密切协作

B.语言精练,不要重复

C.先主后次,先急后缓

D.严守机密,保证安全

【答案】:B

3.在繁华场所实施抓捕时,选用的战术形式恰当的是()。

A.公开抓捕

B.引诱抓捕

C.持警械抓捕

D.火力控制抓捕

【答案】:B

4.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58条的规定,“制造噪声干扰他人正常生活”所称“噪声”是指()。

A.建筑施工噪声

B.社会生活噪声

C.交通运输噪声

D.工业噪声

【答案】:B

5.公安机关做出什么样的规定,必须向社会公众公布()

A.涉及剥夺个人私有财产

B.涉及限制人身自由

C.与公众利益直接有关

D.与公共安全和国家利益有关

【答案】:C

6.在车辆盘查时,车内司机未下车,为确保安全,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民警应要求车辆熄火,拉手刹,双手放在能看见的地方

B.民警不需要观察车内物品

C.要求司机出示证件时,民警可以将手伸进车内拿取

D.盘查民警人多,车内就司机一人,不用担心司机双手所放的位置

【答案】:A

7.违反国家规定,未经注册登记,以社会团体名义进行活动,(),应当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A.被警告后,拒不改正的

B.被处罚后,又进行活动的

C.被取缔后,仍进行活动的

D.情节较重的

【答案】:C

8.交通肇事后,因逃逸致人死亡的,()。

A.交通肇事罪转化为过失致人死亡罪

B.交通肇事罪转化为故意杀人罪

C.应以交通肇事罪和故意杀人罪实行数罪并罚

D.按交通肇事罪的加重情形处理

【答案】:D

9.公安机关()负责对遵规守纪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A.警务保障部门

B.警务辅助人员管理部门

C.纪检监察部门

D.督察部门

【答案】:D

10.()违反治安管理的,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A.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

B.醉酒的人

C.不满十四周岁的人

D.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

【答案】:D

11.本省招录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时,应当确定()的名额在全省定向招录符合报考资格条件的辅警。

A.大量

B.一定数量

C.0.1256944444444444

D.0.04375

【答案】:B

12.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公安机关查处治安案件,证据确实充分,但没有本人陈述的,不能作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

B.公安机关查处治安案件,没有本人陈述,但有被侵害人指认的,可以作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

C.公安机关查处治安案件,只有本人陈述,没有其他证据证明的,不能作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

D.公安机关查处治安案件,对没有本人陈述,其他证据基本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可以作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

【答案】:C

13.某日上午9:00许,某房地产公司的楼盘开发项目在施工建设过程中,受到当地部分村民的强烈阻挠,引发双方斗殴。民警接警后迅速赶赴现场。由于双方当事人人数众多,现场民警难以有效制止违法行为。下列做法恰当的是:

A.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B.向所属公安机关报告

C.向当地派出所负责人报告

D.向上级公安机关报告

【答案】:B

14.醉酒的人在醉酒状态中,对本人有危险或者对他人的人身、财产或者公共安全有威胁的,应当对其()约束至酒醒。

A.采取强制性措施

B.使用警具

C.使用手铐或脚镣

D.采取保护性措施

【答案】:D

15.下列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

A.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的行为受法律保护

B.人民警察的任何职务行为均受法律保护

C.人民警察的行为受法律保护

D.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的行为不受监督

【答案】:A

16.下列不符合先行拘留条件的是()。

A.民警在丁的住处发现有假钞模板及大量假钞

B.民警在丙的住处发现5盘黄色光碟

C.民警在乙身上发现大量毒品

D.在场目睹的证人指认甲实施抢劫

【答案】:B

17.非法携带枪支、弹药或者弩、匕首等国家规定的管制器具,属于(),应予治安管理处罚。

A.妨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B.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

C.侵犯人身权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