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dic合同计价采用
FIDIC合同计价采用多种方式,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单价合同
1.定义:单价合同是指根据承包商所完成的工程量,以合同中确定的各项单价为依据来计算工程价款。这里的单价一般是综合单价,包含了完成该分项工程所需的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管理费、利润以及一定范围内的风险费用等。
2.适用范围:适用于工程量变化幅度较大,工程内容和技术经济指标规定比较明确的项目。例如,大型土木工程项目如道路、桥梁建设等,由于在施工过程中地质条件等因素可能导致工程量出现较大变动,采用单价合同可以较好地应对这种情况。
3.结算方式:在工程结算时,将实际完成的工程量乘以合同单价,得出工程总价。实际工程量的计量通常依据合同规定的计量方法和时间进行,一般由工程师进行计量确认。例如,某桥梁工程中,混凝土浇筑分项工程合同单价为500元/m3,实际完成混凝土浇筑量经工程师计量为1000m3,则该分项工程结算价款为500×1000=500000元。
总价合同
1.定义:总价合同是指在合同中确定一个完成项目的总价,承包商据此完成项目全部工作。除非发生合同规定的工程变更等情况,一般不允许调整合同总价。总价合同可分为固定总价合同和可调总价合同。
-固定总价合同:价格固定不变,承包商承担了全部的价格风险和大部分工程量变化风险。例如,一些简单的、技术成熟且工程量相对稳定的小型建筑项目,如普通的单层厂房建设,可采用固定总价合同。在这种合同下,承包商在投标时需充分考虑各种可能影响成本的因素,如材料价格波动、施工难度等。
-可调总价合同:合同总价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调整,如因通货膨胀、法规政策变化等原因导致成本增加。调整的依据和方法在合同中会明确规定。例如,在合同中约定,当主要材料价格上涨超过一定比例(如10%)时,承包商可以根据相关价格指数调整合同总价。
2.适用范围:适用于工程量能够准确计算,工程范围明确,技术不太复杂,工期较短的项目。对于业主来说,总价合同便于控制投资;对于承包商而言,如果对项目情况有充分了解和准确估计,也可以通过合理报价获取利润。
成本加酬金合同
1.定义:成本加酬金合同是由业主向承包商支付工程项目的实际成本,并按事先约定的某种方式支付酬金的合同类型。这里的成本包括承包商在施工过程中实际发生的人工、材料、设备等费用,酬金则是对承包商的管理费、利润以及承担风险的补偿。
2.分类及支付方式:
-成本加固定费用合同:承包商在实际成本基础上,获得一笔固定金额的酬金。酬金不随实际成本的变化而调整。例如,某项目预计成本为1000万元,双方约定固定酬金为100万元。若实际成本为900万元,承包商仍可获得100万元酬金,总收入为1000万元;若实际成本为1100万元,承包商酬金依然是100万元,总收入为1200万元。
-成本加比例费用合同:酬金按照实际成本的一定比例计算。如约定酬金比例为实际成本的10%,若实际成本为800万元,则酬金为800×10%=80万元,承包商总收入为880万元。这种方式下,成本越高,承包商获得的酬金也越高,可能会导致承包商对成本控制缺乏积极性。
-成本加奖金合同:在合同中事先规定目标成本,当实际成本低于目标成本时,承包商除可获得实际成本补偿和酬金外,还可根据成本降低额获得一定比例的奖金;当实际成本超过目标成本时,承包商仅能获得实际成本补偿和酬金,甚至可能会受到一定惩罚。例如,目标成本为1500万元,酬金为100万元,奖金比例为成本节约额的20%。若实际成本为1300万元,节约200万元,承包商可获得奖金200×20%=40万元,总收入为1300+100+40=1440万元;若实际成本为1600万元,超过目标成本100万元,可能会扣除部分酬金,具体扣除方式在合同中约定。
3.适用范围:适用于工程内容及技术经济指标尚未全面确定,投标报价的依据尚不充分的情况下,如一些新型科研项目、抢险救灾工程等。业主采用这种合同形式,主要是为了尽快开展项目,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鼓励承包商积极降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