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水产新品系评价技术规范-标准编制说明.pdf
文件大小:501.05 KB
总页数:28 页
更新时间:2025-06-15
总字数:约4.19万字
文档摘要

一、工作概况

(一)任务来源

根据种业振兴行动等有关工作要求,本项目由全国水产技术推广

总站承担。标准性质为推荐性,属于制定项目,主管部门为农业农村

部,归口单位为全国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二)制定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

国饭碗,才能实现粮食安全。党的二十大报告也明确指出,要深入实

施种业振兴行动,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水产种业是

推动水产养殖业健康发展的基础性产业,也是推动我国水产养殖业由

世界大国向世界强国迈进的战略性核心产业。但我国水产种业起步较

晚、基础较为薄弱,与水产养殖业高质量发展和实现现代化的要求相

比,还有不小的差距,部分养殖品种缺乏新品种或退化严重,大黄鱼、

南美白对虾等因种质退化病害多发,鳗鲡人工育苗至今尚未突破。同

100%90%50%

时,部分种源受制于人,大西洋鲑、以上虹鳟和以上

鳗鲡的苗种都靠进口。

为推动水产种业发展,近些年来,国家实施了一系列水产育种项

目,项目的考核指标基本都包括培育水产新品种或水产新品系若干个。

水产新品系是水产新品种培育过程中形成的阶段性成果,具有某一性

状突出、遗传相对稳定的特点,可用作育种材料继续开展选育,以获

得水产新品种。但截止目前,我国仅制定出台了水产新品种审定技术

1

规范,尚无水产新品系认定办法或标准。为推动水产种业振兴,迫切

需要抓紧制定水产新品系认定标准。

为此,2024年,由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牵头,联合相关科研

教学单位和技术推广部门,提出制定《水产新品系评价技术规范》推

荐性行业标准。

(三)起草过程

由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主持农业农村部水产行业标准《水产新

品系评价技术规范》的制定工作。

1.起草单位

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华中农业大学、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厦门大学、

大连海洋大学、浙江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云南省水产技术推广站、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上海海洋大学、湖南师范大学、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福建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2.主要起草人及任务分工

主要起草人:何建湘、董在杰、李明爽、夏芸、朱文彬、王建波、

张龙、徐钢春、高泽霞、原居林、李琪、刘涛、张伟杰、丁雪燕、王

云峰、张婉婷、栾生、白志毅、胡晓丽、陶敏、周莉、罗明坤、李水

根。

其中,何建湘负责项目全面管理、整体实施和标准内容设计。修

改定稿。董在杰、李明爽、夏芸负责项目具体实施和标准术语和定义、

目标和总体原则、总体要求部分的起草、征求意见与修改工作。朱文

2

彬、张龙、徐钢春参与标准编制说明的起草、征求意见与修改工作。

高泽霞、陶敏、周莉参与鱼类部分的起草、征求意见与修改工作。原

居林、栾生参与虾蟹类部分的起草、征求意见与修改工作。李琪、白

志毅、胡晓丽参与贝类部分的起草、征求意见与修改工作。刘涛参与

藻类部分的起草、征求意见与修改工作。张伟杰参与棘皮类部分的起

草、征求意见与修改工作。王建波、丁雪燕、王云峰、张婉婷、罗明

坤、李水根参与标准制定研讨、部分技术要求和参数在生产实践中的

验证及征求意见与修改工作。

3.立项前的工作

20217

年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通过

了《种业振兴行动方案》,强调把种源安全提升到关系国家安全的战

略高度,集中力量破难题、补短板、强优势、控风险。围绕种业科技

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各地各部门加快部署,全面实施种业振兴

行动。各省投入财政资金,积极推进种业发展,如:江苏省种业振兴

“”

揭榜挂帅项目立项重点支持虾、蟹、贝藻类、淡(海)水鱼类等攻

关;福建省实施水产种业创新与产业化工程建设,开展联合育种与制

种行动等。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借助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

会平台,对各省的种业相关项目进行跟踪和指导,掌握了标准在科学

性和适用性上存在的问题、最新科研成果和转化应用、生产和产业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