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塑料薄膜市场分析.doc
文件大小:101.54 KB
总页数:9 页
更新时间:2025-06-15
总字数:约2.64千字
文档摘要

1、中国塑料薄膜发展趋势

伴随我国国民生活水平的不停提高,食品、药物、农业等领域对塑料包装薄膜的规定越来越高,塑料包装材料正向高性能、多功能、环境保护等方向发展。我国塑料薄膜老式70%用作包装材料,而塑料薄膜占塑料包装材料总量的46%。伴伴随行业的发展,塑料薄膜制造行业的竞争不停加剧,国内优秀的塑料薄膜生产企业越来越重视对行业市场的研究,尤其是对行业发展环境和产品购置者的深入研究。也正由于如此,一大批国内优秀的塑料薄膜制造品牌迅速崛起,逐渐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塑料薄膜制造行业中的翘楚。

伴随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农村产业构造的调整,中国各行各业对塑料薄膜的市场需求不停上升。目前,我国塑料薄膜处在构造性供需矛盾的状态,老式薄膜供过于求,高新薄膜则供不应求。另悉,中国塑料薄膜的需求量每年将以9%以上的速度增长。伴随多种新材料、新设备和新工艺不停地涌现,将促使中国的塑料薄膜朝着品种多样化、专用化以及具有多功能的复合膜方向发展。用塑料薄膜进行棉花育苗,可延长棉花生长期,提高抗灾能力,节省棉种,使棉花增产;用塑料薄膜进行瓜、果、蔬菜的育苗栽培,不仅产量可以成倍地增长,并且可以提早上市、改善质量和延长供应期。

-我国塑料薄膜产量逐渐增长,我国塑料薄膜产量到达1089.35万吨,同比增长12.3%;至我国塑料薄膜产量为1454.29万吨,同比增长2.45%。据预测分析,我国塑料薄膜行业产量将持续增长,在突破1500万吨。-我国塑料薄膜产量走势详见下图:

图3-1-中国塑料薄膜产量走势

伴随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农村产业构造的调整,中国各行各业对塑料薄膜的市场需求不停上升。目前,我国塑料薄膜处在构造性供需矛盾的状态,老式薄膜供过于求,高新薄膜则供不应求。-我国塑料薄膜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在突破5000亿元,-中国塑料薄膜行业市场规模走势详见下图:

图3-2-中国塑料薄膜行业市场规模

塑料薄膜重要用于包装行业、农业和工业,包装行业指塑料包装薄膜用于食品加工、日用品、医药用品领域等;农业一般是指农产品生产过程中需使用农业用塑料薄膜;工业一般指电容器、锂电池、太阳能电池以及海水淡化等领域用塑料薄膜。,我国塑料薄膜有将近三分之一被应用于农业领域方面,农业是塑料薄膜最为重要的市场之一。

图3-3我国塑料薄膜细分市场占比(单位:%)

2、塑料薄膜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质量轻、结实耐用、不易分解是塑料薄膜的长处而不是缺陷,功能全面、可量化更是复合软包装薄膜不可替代的优势。要最大程度地发挥塑料包装薄膜的优势,扬长避短,对塑料进行合理有效使用。不仅要理解可生物降解塑料的优势,也要理解和不停处理它的潜在缺陷。根据复合软包装薄膜行业的产品特点,大力倡导对包装薄膜从设计、生产、消费到废弃实行“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低碳化以及安全化”的五化发展规定是这个行业可持续发展最有效的途径。

(1)减量化

对包装物实行“减量化”,倡导企业及消费者“不用、少用、反复使用以及回收运用”塑料包装薄膜。减少塑料制品消耗量是处理我国包装物废弃后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和资源挥霍的首要问题。

以开始实行的限制超薄塑料袋政策为例,超市用量减少了7成以上,反复使用多种购物包装的现象获得明显成效。此外,国标《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规定——食品和化妆品》(GB23350-)也于4月1日正式实行,该原则对食品与化妆品的包装设计、层数及空隙率都做了明确规定。该原则的实行有望减少我国塑料包装制品的消耗量。

(2)资源化

塑料自身就是石油资源,废弃后首先应当分类回收、尽量合理运用。采用可降解塑料生产的产品,是针对那些功能性多层薄膜废弃后无法分类回收和有效运用的场所,是由于这种薄膜几乎没有回收运用的价值。其目的就是规定薄膜在废弃后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发生明显的化学构造变化而引起某些性质的损失,即降解。

因此假如一味的追求可降解塑料替代老式塑料,不仅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还会挥霍宝贵的粮食及石油资源,导致新一轮的资源挥霍与环境污染。

1月1日起正式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增进法》中也明确指出:国家鼓励和支持开展循环经济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从政策角度上鼓励和倡导的是废弃物的“资源化”。重点是要采用措施减少资源消耗、减少废物的产生量和排放量、提高废物的再运用和资源化水平。

在面临资源与环境矛盾日益加剧的状况下,欧盟等国对塑料制品使用后的回收再运用愈加重视。根据欧盟委员会修订过的指导性法律,欧盟组员国应在-间对本国包装垃圾的再运用率提高到55%以55%以上,其中玻璃包装再运用率到达60%、金属包装到达50%、塑料包装到达22.5%、木制包装到达15%。欧盟委员会指出,仅包装垃圾再运用一项就使欧盟二氧化碳气体排放减少了0.6%,这表明提高包装垃圾再运用率不仅可以减少包装材料对能源的消耗、节省建设焚烧处理场的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