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某单位设备管理制度.docx
文件大小:18.92 KB
总页数:11 页
更新时间:2025-06-15
总字数:约3.93千字
文档摘要

一、设备巡回检查管理制度

?巡检内容:

?1设备的振动:检查设备的振动是否有异常现象。

?2设备的声音:设备运转的声音是否正常。

?3设备的温度:检查设备的温度是否正常。

?4设备的气味:是否有介质泄漏气味和其它异常气味。

?5设备连接紧固情况:地脚螺栓是否松动,设备各连接螺丝是否松动。

?6设备润滑情况:观察油压、油温、油位是否正常,目测油质变化情况。

?7设备的密封性:检查机、泵、管路、阀门是否有跑冒滴漏现象。

?8设备的腐蚀情况:检查设备是否被腐蚀,及腐蚀程度。

?9设备仪表参数:检查设备各相关仪表参数是否正常。

?10?设备卫生:查看设备卫生是否整洁。

?11?巡检人员根据每个岗位具体设备情况灵活掌握,做到耐心细致、全面周到,不漏掉任何一项内容。

巡检路线的规定:

1操作工巡检发现设备存在问题时,并及时通知维修人员处理,较大的问题要向生产调度员报告。

2巡检人员巡检时应随身携带适量的工具(如:活口扳手、手锤、测温枪、测振仪等),遇到简单方便处理的故障应立即处理。

?3维修巡检人员个人无法处理的,在巡检结束后汇报班长,班长组织材料和人员进行处理。

4操作和维修人员在巡检过程中发现紧急情况时应及时汇报,并根据当时实际情况采取应急措施。

5公司各级管理人员、维修人员巡检时如发现机器缺油等保养不良的现象,有权利和义务要求相应员工立即整改。

巡检记录:

?1巡检人员按照巡检路线巡检完毕后,如实认真填写设备巡检记录,对巡检发现的问题,无论是否处理过,都要认真详细做好记录。

?2巡检记录填写时间,岗位操作人员应在整点前后5分钟范围内填写完毕;维修工应在巡检完成后开始填写本车间制定的巡检记录表,并且在整点后5分钟内填写完毕。

?3保持巡检记录表的整洁,巡检记录表填写要使用仿宋字,要求字体工整,不得随意勾画、涂抹。

?4设备巡检记录由设备处设备员每两天收集一次,并由设备处保存;维修人员的设备巡检记录表由维修所在车间每两天收集一次,并由本车间整理保存。

对岗位巡检人员的要求:

巡检人员要具有丰富的专业技术、理论知识,掌握所属岗位设备性能,能够独立判断设备的基本故障,并有一定的处理应急事件的能力。

熟练使用巡检设备仪器,如:测温枪、测振仪等设备,能正确读数,并能判断是否超出正常范围,是否有异常变化。

二、设备密封管理制度

密封点的分类和统计范围: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列入密封点统计范围:

?1没有密封装置(结构)的两个偶合件的结合部位。

?2设备内部无法检查统计、阀门内漏无法检查的。

?3埋在地下的各种管线

密封点计算方法:

?1、动密封点的计算方法

对连续运动(旋转或往复)的两个偶合件之间的密封算一个动密封点。

2、静密封点的计算方法

一个静密封接合处算一个静密封点。

三、设备维护保养制度

三级保养制度:

?一级保养(日常设备维护保养)

?保养内容至少包括:设备的日常点检、清扫、加油、消耗品的更换及简易零件的修理,并做好更换与修理记录。

a)外观整洁。

b)检查各部位的运行状况,紧固松动部位,包括管线松动的固定,设备地脚松动坚固,法兰因坚固力不够出现的泄漏。

c)液压润滑,清洗油路管线、清洗滤油器、油箱添加油或换油。

d)安全防护、指示仪表齐全、可靠。

使用部门的操作人员负责设备的一级维护保养,并对设备保持完好和有效利用负直接责任。

?二级保养

a)二级保养要完成一级保养的全部工作,要求润滑部位全部清洗,结合换油周期检查润滑油质,进行清洗换油。

b)检查设备的动态技术状况与主要运行指标(噪音、振动、温升等),调整安装水平,更换或修复零部件,清洗或更换电机轴承,测量绝缘电阻等。经二级保养后要求性能达到工艺要求,无漏油、漏气、漏电现象,声响、振动、压力、温升等符合标准。

c)按计划对设备局部拆卸和检查,清洗规定的部位,(如清油过滤器网、清洗水夹套),疏通油路、管道,更换或清洗油路管线、滤油器,紧固设备的各个部位。

d)二级保养前后应对设备进行动、静技术状况测定,并认真做好记录。

二级保养以专业维修人员为主,操作工参加。

三级保养

三级保养需由设备处、动力处委托生产厂商、专业机构做性能恢复检查或保养修理。

操作人员设备维护保养要求:

?1操作人员要经过培训,做到“四懂”、“三会”,并经考核合格后方能持证上岗操作。

?2操作人员要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设备的启动、运行及停车。

?3操作人员认真做好设备润滑工作,保持润滑系统完好,按规定添加润滑油(脂),认真填写设备润滑记录。

?4操作人员要保持设备整洁,及时消除跑、冒、滴、漏。

?5操作过程中发现设备有不正常情况,应立即检查原因,及时填写设备检修票,联系维修人员诊断处理,在紧急情况下,应采取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