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潮验算计算书
项目名称:小学改扩建项目
目录
TOC\o1-5\h\z建筑概况 3
评价依据 3
\oCurrentDocument\h评价目标 3
\oCurrentDocument\h评价方法 3
防潮验算计算过程 4
\oCurrentDocument\h计算条件 4
\oCurrentDocument\h保温隔热屋面 5
冷凝计算界面至围护结构内表面之间的热阻RKi 5
冷凝计算界面温度4 5
围护结构冷凝受潮验算 5
\oCurrentDocument\h不燃型复合膨胀聚苯乙烯保温板(颗粒型p=150~250)+页岩多孔砖 6
冷凝计算界面至围护结构内表面之间的热阻火力 6
冷凝计算界面温度仇 6
333 围护结构冷凝受潮验算 6
,7验算结论
,7
1建筑概况
工程名称
小学改、扩建
工程地点
地理位置
北纬:30.66°
东经:104.01°
气候子区
夏热冬冷
建筑面积
地上2877m,
地下OItf
建筑层数
地上4
地下O
建筑高度
15.6m
结构类型
2评价依据
.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
.《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试行)》
.施工图、设计说明、节能计算书
评价目标
.依据《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的要求和规定,采暖期间,围护结构中保温材料因内部冷凝受潮而增加的重量湿度允许增量,应符合要求。
.通过计算采暖期间围护结构中保温材料因内部冷凝受潮而增加的湿度,判断是否不大于《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规定的采暖期间保温材料重量湿度的允许增量。
评价方法
根据《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2016第7.1.4条,,当围护结构内部可能发生冷凝时,冷凝计算界面内侧所需的蒸汽渗透阻应按式(3.2-1)计算:
(3.2-1)Pi—Ps.c
(3.2-1)
10M4?6]Psc-Pe
24Z- Hoe
则推导:
式中:
[iυ]—采暖期间保温材料重量湿度的允许增量限值(%);
Ho,一冷凝计算界面内侧实际的蒸汽渗透阻(∏f?h?Pa∕g);
Hoe一冷凝计算界面至围护结构外表面之间的蒸汽渗透阻(∏T?h.Pa∕g);
Pi一室内空气水蒸气分压力(Pa),根据室内计算温度和相对湿度确定;
Pe一室外空气水蒸气分压力(Pa),根据本规范附录三附表3.1查得的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和平均相对温度确定;
A。一冷凝计算界面处与界面温度夕,对应的饱和水蒸气分压力(Pa);
Z-采暖期天数,应符合本规范附录三附表3.1的规定;
Po—保温材料的干密度(kg∕m3);
在一保温材料厚度(m);
冷凝计算界面温度可按下式计算:
4=1?k(K+R)
式中:?—冷凝计算界面温度CC)
‘,一室内计算温度(℃)
乙一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C)
一围护结构传热阻(nf.K/W)
4一内表面换热阻(m2κ∕w)
R
冷凝计算界面至围护结构内表面之间的热阻(∏r?κ∕w)
3防潮验算计算过程
计算条件
Ri内表面换热阻(∏1M∕W)
0.11
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附录B.4的规定采用。
Ii室内计算温度(C)
18
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第3.3.1条规定采用。
室内相对湿度(%)
60
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第3.3.1条规定采用。
1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C)
3.80
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附录表A.0.1确定。
室外相对湿度(阶
81.00
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附录表A.0.1确定。
Z采暧天数
0
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
附录A表AO1确定。
保温隔热屋面
材料名称(由上到下)
厚度δ
导热系数λ
修正系数
密度
蒸汽渗透系数
热阻R
(mm)
W∕(m.K)
α
Kg∕m3
g∕(m.h.KPa)
(maK)∕W
水泥砂浆
20
0.930
1.00
1800.00
0.0210
0.022
钢筋网细石混凝土
40
1.740
1.00
2500.00
0.0000
0.023
自粘高分子膜胎防水卷材
4
0.150
1.00
580.00
0.0000
0.027
水泥砂浆
30
0.930
1.00
1800.00
0.0210
0.032
挤塑聚苯板(XPS)(B1)
70
0.030
1.15
30.00
0.9000
2.029
水泥砂浆
20
0.930
1.00
1800.00
0.0210
0.022
加气混凝土、泡沫混凝土(p=500)
30
0.190
1.00
500.00
0.1110
0.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