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河长制工作计划.pptx
文件大小:5.94 MB
总页数:32 页
更新时间:2025-06-15
总字数:约3.39千字
文档摘要

河长制工作计划

目录河长制背景与目标组织架构与责任体系主要任务与重点工作实施步骤与时间安排宣传教育与社会参与经费保障与政策支持总结反思与持续改进

01河长制背景与目标

河长制起源河长制起源于2003年的浙江省长兴县,是一种地方河流管理制度,旨在改善和保护河湖环境。河长制发展自2016年起,中国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河长制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实施。截至2018年6月底,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已全面建立河长制。河长制起源与发展

全面推进河长制意义通过河长制的实施,能够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防止水污染和浪费。河长制有助于改善河湖的水质和生态环境,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通过河长制的推进,能够促进水生态的修复和保护,维护生态平衡。河长制能够加强对河湖管理的执法监管,打击违法行为,保障河湖健康。加强水资源保护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强化执法监管

建立健全河长制管理制度,明确各级河长职责,加强河湖巡查和监管,推进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等工作。工作目标通过河长制的全面实施,预期能够显著提高河湖水质和生态环境质量,增强人民群众对水资源保护的意识和参与度,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建立健全河长制长效管理机制,为河湖管理提供有力保障。预期成果工作目标与预期成果

02组织架构与责任体系

负责全省范围内重要河流的管理和保护工作,制定省级河长制工作方案和政策措施,协调解决重大问题。省级河长负责本市范围内重要河流的管理和保护工作,落实省级河长制工作方案,制定市级具体实施方案。市级河长负责县域内河流的管理和保护工作,具体落实市、省级河长制工作要求,协调处理县域内河流管理问题。县级河长负责乡镇(街道)范围内河流的管理和保护工作,开展日常巡查,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上报县级河长。乡级河长四级河长设置及职责划分

水利部门环保部门住建部门农业部门相关部门协同配合机制负责河湖水资源管理、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为河长制实施提供技术支撑。负责城市排水管网和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控制城市污水排放,保障河湖水环境。负责河湖水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等方面的工作,加强水质监测和评估,推动水环境治理。负责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和渔业资源保护等方面的工作,推广生态农业和渔业养殖技术,减少农业污染。

责任追究对未履行职责或履行职责不到位的河长及相关责任人员,依法依规追究责任,严肃处理。奖励措施对在河流管理和保护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河长、责任单位及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激励大家积极参与河长制工作。同时,通过宣传和推广先进经验和做法,推动河长制工作不断深入人心。责任追究与奖惩措施

03主要任务与重点工作

010204水资源保护及水污染治理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确保供水安全。严格控制入河湖排污口,实施入河湖排污口整治。加大水污染治理力度,推进黑臭水体治理和河湖清淤疏浚。加强工业污染防治,依法淘汰落后产能,减少工业废水排放。03

严格水域岸线等水生态空间管控,保障河湖生态功能。落实规划岸线分区管理要求,强化岸线保护和节约集约利用。推进河湖“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保持河湖空间完整、功能完好。加强河道采砂综合整治,维护河势稳定、保障防洪安全湖水域岸线管理保护

推进河湖生态修复和保护,恢复河湖水系连通性和流动性。开展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维护水生生物多样性。加强水源涵养林建设和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提高水源涵养能力。加强水土流失预防监督和综合治理,减少入河湖泥沙量。水生态修复及水土保持

加大河湖执法监管力度,严厉打击涉河湖违法行为。加强河长制湖长制信息化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执法监管及能力建设完善河长制湖长制组织体系和工作机制,提升工作效能。开展河长制湖长制宣传教育和培训,增强公众参与意识。

04实施步骤与时间安排

03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根据调研结果,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河长制工作的具体实施方案,包括任务分工、治理措施、时间安排等。01明确河长制工作目标确立河长制工作的总体目标和具体指标,如水质改善、生态修复、河道治理等。02调研摸底对所辖河流进行全面调查,了解河流现状、存在问题和治理需求。制定详细实施方案

分阶段推进工作计划近期计划针对河流存在的突出问题,制定近期治理计划,优先解决群众反映强烈、影响较大的问题。中期计划在近期计划的基础上,持续推进河流治理工作,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提升河流自净能力。远期计划着眼于构建健康、稳定、可持续的河流生态系统,制定远期治理规划,推动河流治理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

监督检查与评估调整监督检查建立河长制工作监督检查机制,定期对各项工作进行督查,确保任务落实到位。评估调整根据监督检查情况,对河长制工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及时调整优化实施方案和计划安排。同时,引入第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