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第一单元第2课《律动青春》教案设计人教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 .docx
文件大小:13.73 KB
总页数:7 页
更新时间:2025-06-15
总字数:约4.14千字
文档摘要

“律动青春”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来源

本教学结合新课标中对初中阶段美术课程的要求,围绕“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大学习领域,融合现代艺术元素与青春文化,引导学生以美术语言表达对青春的理解与感悟,展现青春的活力与风采。

二、课时安排

本课程共安排2课时,每课时45分钟。第一课时主要进行理论讲解、欣赏分析与创意构思;第二课时完成艺术创作与展示评价。

三、教学目标(基于五个核心素养)

1.审美感知:通过欣赏不同形式、风格的青春主题艺术作品,提升学生对色彩、线条、构图等美术语言的敏感度,培养学生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让学生领略青春主题艺术作品中独特的审美韵味。

2.艺术表现:引导学生运用绘画、设计、手工等多种艺术形式,结合所学的美术知识与技能,大胆创作能够体现青春律动与个性的艺术作品,提高学生的艺术表达能力。

3.文化理解: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青春主题艺术作品的创作理念与文化内涵,认识到青春文化的多元性,增强学生对文化的理解与包容,培养文化自信。

4.创意实践:鼓励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突破常规思维,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尝试新的材料、技法与表现形式,解决创作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5.综合评价:通过学生自评、互评以及教师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引导学生学会客观评价自己与他人的作品,能够从美术语言、创意构思、情感表达等方面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的审美判断能力与批判性思维。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深入理解青春主题的内涵,掌握通过美术语言表达青春活力与个性的方法。

熟练运用多种美术材料与技法,进行富有创意的青春主题艺术创作。

2.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突破固有思维,创作出具有独特创意与情感深度的青春主题作品。

帮助学生在作品中精准、生动地传达出青春的独特韵味与个人情感体验。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青春的探索与构思

(一)个性化导入新课——“青春盲盒大揭秘”

1.创设情景

老师在讲台上摆放几个装饰精美的盲盒,盲盒上绘制着与青春相关的简单图案,如音符、运动器材、书本等。告诉学生:“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几个神秘的青春盲盒,每个盲盒里都藏着与青春有关的秘密。现在,我们就来一起开启这些盲盒,探索青春的奥秘!”

2.提出问题要求

邀请几位学生上台抽取盲盒,打开后向全班展示盲盒内的物品(可以是与青春相关的照片、小饰品、绘画作品片段等)。然后提问抽取盲盒的学生:“当你看到这个物品时,你第一时间联想到了青春的哪些方面?它让你产生了怎样的感受?”同时,也请其他同学思考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3.预设学生回答情况

若抽到的是一张青春洋溢的校园运动会照片,学生可能会回答:“我联想到了青春的活力与拼搏,看到照片中同学们奔跑的样子,感觉充满了激情和力量。”

若抽到的是一个手绘的卡通形象,学生也许会说:“这让我想到了青春的创意和想象力,

卡通形象很有趣,就像我们的青春充满了奇思妙想。”

4.设计意图

通过“青春盲盒”这种充满趣味性和神秘感的方式导入新课,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学习兴趣,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初步感知青春主题,为后续的教学内容做好铺垫。

(二)青春的视觉盛宴——作品欣赏与分析

1.创设情景

老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系列不同形式、风格的青春主题艺术作品,包括绘画作品(如梵高的《向日葵》,象征着青春的热烈与蓬勃;当代青春主题的水彩画,展现校园生活的美好)、摄影作品(记录青春的成长瞬间、友情时刻)、雕塑作品(表现青春力量与动感的雕塑)、设计作品(青春主题的海报、文创产品)等。在展示过程中,营造出一种艺术展览的氛围,老师以讲解员的身份介绍作品。

2.提出问题要求

展示完作品后,提出问题:“同学们,在这些作品中,艺术家们运用了哪些美术语言来表现青春的特点?比如色彩、线条、构图等方面,大家仔细观察并分析一下。同时,思考这些作品传达出了怎样的青春情感与内涵?”让学生先独立观察思考,然后进行小组讨论,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发言。

3.预设学生回答情况

在色彩方面,学生可能会说:“很多作品都用了鲜艳明亮的色彩,像梵高《向日葵》的黄色,让人感觉充满活力,就像青春一样灿烂。”

在线条方面,有的学生也许会指出:“一些表现运动的作品,线条很流畅、有动感,体现出青春的速度和激情。”

在情感内涵方面,学生可能回答:“那些记录校园生活的摄影作品,传达出了青春的纯真友谊和美好的回忆。”

4.设计意图

通过丰富多样的艺术作品欣赏,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让学生直观感受不同艺术形式下青春主题的表现方式。引导学生从美术语言的角度分析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和分析能力,同时加深学生对青春主题内涵的理解,为学生的创作提供灵感和思路。

(三)青春的创意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