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鸟的天堂》教学
设计之七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关部分,背诵课文第7、8自
然段,感受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以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激发学生
热爱大自然、热爱美的感情。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会用陆续应接不暇造句。
3、体会课文描写景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教学重点:
1、感受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以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2、体会课文描写景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教学过程设计:
《鸟的天堂》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五单
元的第一篇课文。它主要记叙了作者(巴金)和他的朋友们两次游历
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美丽的大榕树和群鸟欢闹的奇异景象,表达了作
者对大自然景色的热爱和赞美。这是一篇经典课文,然而,在保护生
存环境日趋重要的今天,又赋予了这篇精品佳作以新的内涵。因此,
1
在教学时,我紧扣自主;一;;一;探究;一;;一;实践的线索进行设计,努力
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在积极探究中获得思想启迪,
在实践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
一、初读课文,理线索。
叶圣陶在谈到阅读教学的任务时,明确指出,把握作者的思路,
理清课文的线索,是阅读教学首要任务。我采用以下步骤完成教学:
1、引导质疑,提示题意:文中鸟的天堂指什么在哪里为什么称
为鸟的天堂通过质疑,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
2、初读,理线索。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自读,整体
感知课文,同时着重思考以下问题:作者几次去鸟的天堂,分别是在
什么时候,每次看到了什么这个问题并不难,学生完全有能力自己去
解决。教师放手让学生去学,辅导个别有困难的学生。通过自学,学
生不仅读通顺了课文,而且把握了作者的思路,理清了课文的线索,
达到了整体感知课文的目的。
二、自主学习,谈感悟。
《鸟的天堂》这篇课文语言质朴,意境优美,感情真挚,很适合
学生自己去体会,去领悟。这一单元的读写训练重点也不再是分辨事
物的静态和动态了,而是阅读时要有自己的见解。这一改变,也进一
步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尊重学生,发扬民主,张扬个性,
2
把更多的空间和时间让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揣摩,去感悟。因此,
我这样引导学生学习:
1、抓段落,谈感悟。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鼓励学生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说说喜欢哪一次去鸟的天堂,并陈述自己喜欢
的原因。
2、抓句子,谈感悟。在学生畅谈喜欢段落的基础上,先引导学
生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反复阅读,细细品味,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去
寻找美。再组织学生讨论,来谈感受,谈见解,在交流中,去再现生
机勃勃的大榕树,去再现鸟儿在枝头欢唱,去感受美的画面、美的韵
律、美的语言、美的生命、美的行为、美的情感
3、抓品读,促感悟。这是一篇训练学生朗读的好课文。在教学
中,引导学生品读。让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段落,自己朗读,自己感
受是否读出了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然后在小组中读,推荐读得好的
同学在全班同学面前比赛读。
三、主动探究,悟环保。
《鸟的天堂》确实是一篇文质兼美的精品佳作,尤其是在大力提
倡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今天。教学中,引导学生去探究,透过表面
现象看到实质:为什么这里会成为鸟的天堂这样,不仅能调动学生探
究的积极性,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环保意识,真是一举两得。
3
1、这儿生态环境好。
①这儿环境幽美。文章一开头几个自然段就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夏
日的傍晚,这儿不仅四周很静,只听见船桨激起的流水声,而且景色
迷人,灿烂的红霞还在天边。
②这儿气候温暖,土地湿润,河流纵横,有利于万物生长,所以
大榕树是那样蓬勃有生机。
③这儿资源丰富,由于气候温暖,各类虫子繁殖旺盛,因而鸟儿
的食物就丰富。
④这儿的榕树大。大榕树生长旺盛,枝繁叶茂,非常适合鸟儿在
这里栖息繁衍,是名符其实的鸟的天堂。
2、人们保护意识强。
这儿的人们不许人捕鸟,因此鸟儿们得到了保护,能够无忧无虑
地生活、繁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