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型设计点、线、面、区、型和修剪基本原理
一、发型基本原理
1.点
知道了点的正确位置和名称,才能正确连接分区线。头部基准点
的分布和名称共15点(见下图)
1.中心点
2.前顶点
3.头顶点
4.黄金点
5.后脑点
6.枕骨点
7.颈背点
8.顶部、黄金间中点
9.黄金、后部间中点
10.前侧点(左、右)
11.侧部点(左、右)
12.侧角点(左、右)
13.耳上点(左、右)
14.耳后点(左、右)
15.颈侧点(左、右)
发型设计点、线、面、区和剪基本原理
2.线
(1)分区线:剪发前把头发分为几个区域,来缩小修剪空间,
以达到修剪的准确性。(见下图)
(2)分份线:在分出的区域内再细分出发片,形成能精确修剪
的层次。(见下图)
(3)五条不同分份线与发型轮廓的重要关系:
水平线:又称一字线,可使发型轮廓平衡,重量感强。
垂直线:又称竖直线,可使发型轮廓移动性强并具有动感。
斜前线:又称A字线,可使发型轮廓前长后短,重量向前。
斜后线:又称V字线,可使发型轮廓前短后长,重量向后。
放射线:又称三角线,可使发型轮廓变化并具有移动性动感。
发型设计点、线、面、区、型和修剪基本原理
一、发型层次构成的原理
1.角度
角度是头部任何一个位置所提升的发片经过此点的切线所形成
的角。在曲线的头部上用座标表示
(见下图)
2.角度与发型层次的关系
发片提升角度的大小,决定着层次的高低。
固体:0°;边沿:0°~90°之间选择30°、45°、60°
均等:90°;渐增:90°~180°之间选择120°、135°、180°。
发型设计点、线、面、区、型和修剪基本原理
一、发型层次构成的原理
3.提拉发片方向与发型层次的关系
(1)发片向上提升水平修剪,形成上短下长的层次。
(2)发片向前提升垂直修剪,形成前短后长的层次。
(3)发片向后提升修剪,形成前长后短的层次。
4.剪发线与发型层次的关系
发片同时提升90°角修剪,剪刀刀口在头发上剪切,用剪切线
的不同角度来控制发型的层次。
(1)均等层次(等长)
发片90°角提升,剪刀剪切线平行头肌剪切,所得之长为长度
相等。
(2)边沿形(低层次)
发片90°角提升,剪刀剪切线斜向内剪切,所得之长为上长下
短。
(3)渐增形(高层次)
发片90°角提升,剪刀剪切线斜向外剪切,所得之长为上短下
长。
发型设计点、线、面、区、型和修剪基本原理
三、剪发操作程序一款发型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才能完成;首先
在修剪前要通过思考,决定其轮廓、纹理、结构;其次,要完成
分区、分份线、提升角度、提拉方向、手指位置、剪刀位置和决
定设计线等几项工作;再次,要设计科学的操作程序,通过精细
的修剪最后完成造型。
1.分区(见下图)
分区就是正确认识点与点之间连接的组成区,以控制缩小修剪空
间,达到修剪的准确性。
2.分份线(见下图)
(1)水平线(一字线)
(2)垂直线(竖直线)
(3)斜前线(A字线)
(4)斜后线(V字线)(5)放射线(三角线)
发型设计点、线、面、区、型和修剪基本原理
三、剪发操作程序3.提升角度(见下图)
用提升头发角度的大小来决定发型层次高低及长度变化
边沿形
又称为低层次。其轮廓为椭圆形,表面有平滑和不平滑的组合,
结构为上长下短。
边沿形发型的修剪是头发提升与头部呈1度90度之间,通常选
用15度、30度、45度、60度来剪发,以便显示出小范围的层
次截面。边沿形同时也可用水平、斜前线、斜后线来完成发型。
发型设计点、线、面、区、型和修剪基本原理
均等形
又称等长层次,所有头发都一样长度,其轮廓为圆形,纹理是不
平滑的活动纹理,结构为上下一样长。
4、渐增形
又称高层次。其轮廓为拉长的椭圆形,轮廓为不平滑的活动纹理,
结构为上短下长。
渐增发型的所用角度提升在90度到180度之间。所提角度越大,
则发尾层次幅度越大,发尾重叠及姿态越丰富,动感越强。其设
计线以固定为主,有水平线、垂直线、斜前线、斜后线等几种。
均等发型所有提升角度为90度,手指位置与曲线的头部平行即
可。
发型设计点、线、面、区、型和修剪基本原理
提拉方向
第一种:自然下垂
第二种:向前拉剪
第三种:向后拉剪
第四种:偏移拉剪
构成发型的四种基本形
1、固体形
又叫单一层次,其轮廓为长形,头发外长内短,所有头发发稍集
中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