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大学生综合素养—理想在这里放飞:走进哲学PPT教学课件.pptx
文件大小:526.75 KB
总页数:34 页
更新时间:2025-06-15
总字数:约1.36万字
文档摘要

第十二章走进哲学

你觉得生活幸福吗?你认可自己人生的意义吗?作为一个成年人,你认为自己性格健全,心理成熟吗?你觉得学校教育教会你如何处理情绪,如何应对挫折了吗?如果你的回答是否定的,那听听古代哲人的声音吧!这里提供照料灵魂的医术。浅尝,它拨开迷雾;深究,它强大心灵。不要被哲学二字吓跑,这一次,它不仅有智慧,还有趣。当然,欢迎你保持质疑,在遇到每个哲学门派时,问上三个问题:1.我可以从这种哲学中拿来什么用于我的生活?2.我能把这种哲学当作一种生活方式吗?3.这种哲学能成为一个群体或整个社会共同信奉的基础吗?本章导读

1哲学是什么2古希腊哲学目录CONTENTS3中国古典哲学

哲学是什么第一节一、哲学的定义哲学的英文叫作Philosophy,这个字源于希腊文,是由希腊文中Philia和Sophia这两个字合成的,意思是“爱智”——爱好智慧。希腊文之“爱”与“智”。Sophia是“智慧”的意思。有一本畅销书叫作《苏菲的世界》(SophiesWorld),Sophie这个字就是源自Sophia,有些女孩喜欢把英文名字取做Sophia,代表对智慧有一种向往。在中文里“爱”这个字,往往显得浮泛,因此需要特别标明是友爱、情爱、博爱,或者是亲子之爱、夫妻之爱、家庭之爱、国家之爱等。哲学所谈论的“爱”,重点在于“友爱”。友爱是温和而理性的,从互相欣赏与尊重开始,进而彼此砥砺,一起走上人生的路。换句话说,一个人在爱好智慧的时候,并不是一种Eros(情爱),好像男欢女爱一般,狂热到不能自制,也不是Agape(博爱)那种泛爱一切、没有任何差别的博爱,而是Philia(友爱)一种温和而理性的友爱,使我们对智慧采取比较正确的态度。

哲学是什么第一节二、哲学基本问题恩格斯总结和概括了哲学发展特别是近代哲学发展的历史事实,并汲取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有关思想,第一次明确提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意识)和存在(物质)的关系问题”。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谁是世界的本原)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基本派别。(1)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2)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哲学是什么第一节三、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创立马克思主义哲学(以下简称马哲)的过程中,批判地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的积极成果,主要是汲取了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即辩证法思想和费尔巴哈哲学的“基本内核”即唯物论思想。实践的观点是马哲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的原则是马哲的建构原则。马哲从实践出发去反观、透视和理解现存世界,把对象、现实、感性当作实践去理解。马克思把自己的哲学对象规定为现存世界基础的人类实践活动,把哲学的任务规定为解答实践活动中的人与世界、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从而为改变世界提供方法论。马克思第一次把实践提升为哲学的根本原则,转化为哲学的思维方式,从而创立了以实践为核心和基础的崭新形态的现代唯物主义。科学的实践观是马克思创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机制。实践观点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唯心主义的锐利武器,而且是同旧唯物主义的分界线,并由此终结了传统哲学。存在决定思维、物质决定意识、自然界先于人类而存在,这是一切唯物主义都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人类的物质实践活动是唯物的、辩证的,也是社会的、历史的。马哲在实践的基础上揭示了自然观和历史。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精神。辩证,是破旧立新,以新物质代替旧物质,是实践的内在要求。而实践作为人类的基本存在方式,是人对外部自然的一种否定性关系。

哲学是什么第一节三、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开放的理论体系,不仅要吐故还要纳新。其理论活力来自实践。是对以往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成果的批判继承,随着发展会不断总结新经验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理论内容及其相应理论形式。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继承和发展。

哲学是什么第一节四、每个人都需要哲学有人说,人生就像在求学,要努力修行,最后可以得到解脱,否则人生的辛苦有什么必要呢?举例来说,人为什么要念书?念书的目的难道是念更多的书吗?当然不是。念书的目的是要让我们的人生减少各种不必要的困扰。在《吕氏春秋》的记载中,有一个人叫宁越,他十几岁时开始替别人做工,每天从早做到晚非常辛苦,工资却仅足温饱。他眼看着一生这样下去毫无希望,于是请教一位朋友,怎么做才能摆脱这种痛苦的人生。这位朋友告诉他,如果愿意念书,三十年之后可以免除这种痛苦。宁越听了,从此每天夜以继日地念书,十五年之后变得很有学问,有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