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年崇明区生物等级考全真模拟试卷精华版.doc
文件大小:1.15 MB
总页数:9 页
更新时间:2025-06-15
总字数:约5.83千字
文档摘要

崇明区等级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

生命科学

考生注意:

1.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作答必须所有涂或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一律不得分。选择题的作答必须用

2B铅笔涂在答题纸的对应区域。

一、选择题(共40分,每题2分。每个小题只有一种对的答案)

1.若要在高倍镜下测得蚕豆叶下表皮保卫细胞的长度,下列操作不必要的是

?A.标定目镜测微尺每格长度??? B.调整物象至清晰

C.转动目镜调整测微尺的方向?? ?D.调整光源使亮度到达最高

2.图1为氨基酸的构造示意图。氨基酸作为能源物质时,在酶的作用下脱去一种化学基团,该基团可转化为尿素排出体外。该化学基团是

图1

A.①? ? B.② ??C.③? ? D.④

3.通过微生物的试验室培养,筛选获得具有高效降解土霉素能力的菌株。表1为各菌株在以土霉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的生长状况,应选择深入培养的菌株是

菌株

土霉素浓度(mg/L)

25

50

100

T1

++

+

+

T2

++

-

-

T4

++

++

++

ZC-3

++

-

表1

A.T1 ? B.T2 C.T4? D.ZC-3

图24.一般认为,类固醇激素的跨膜运送方式如图2模式1。研究发现,在昆虫体内的一种类固醇激素跨膜进入细胞需要转运蛋白,如

图2

A.自由扩散

?B.协助运送

C.积极运送

D.胞吞胞吐

5.线粒体内的mtu1基因突变后,会导致3种“氨基酸运载工具”无法精确识别有关信息,从而无法合成蛋白质。由此可知,该基因突变阻断了下列活动中的

A.DNA→DNA ??????B.DNA→RNA

C.DNA→蛋白质 ?? ?? D.RNA→蛋白质

6.将小鼠迷走神经元与“感觉肠道细胞”一起培养时,两者会形成突触(如图3),同步“感觉肠道细胞”分泌的谷氨酸在100微秒内被神经元接受,阻断这些谷氨酸分泌会使得信号传递嘎然而止。这里谷氨酸在突触传递中饰演的角色是

图3

迷走神经元

感觉肠道细胞

突触

A.钠离子 ?B.神经递质?? C.突触后膜受体???D.突触小泡

7.器官移植不仅会发生细胞(免疫)性排斥反应,也会产生体液(免疫)性排斥反应。因此在器官移植后,若要排除“排斥反应”,则需要检测

①致敏T细胞②抗体③淋巴因子

A.仅①??? B.仅② ? C.①②③ ?? D.①③

8.噬菌体裂解酶是噬菌体在感染细菌后期体现的一类细胞壁水解酶,研究者将该酶部分构造(CBD)人工合成后,发现CBD可与金黄色葡萄球菌结合从而克制细菌感染。下列与CBD的分子构造相似的是

A.噬菌体裂解酶的活性部位 ? ?B.噬菌体的衣壳蛋白

C.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细胞壁?? D.淀粉酶

9.人骨骼肌内的白肌细胞含少许线粒体,适合无氧呼吸、进行剧烈运动。白肌细胞内葡萄糖氧化分解的产物有

A.酒精和CO2??B.酒精和乳酸? C.乳酸和CO2 ? D.仅乳酸

10.某试验田中,有一株二倍体黑麦的基因型是aabb,其周围还生长着其他基因型的黑麦,若不考虑突变,则这株黑麦的子代不也许出现的基因型是

A.aabb ? B.aaBb ? C.AABb? D.AaBb

11.图4为DNA分子的构造示意图。其中决定DNA分子多样性的构造是

图4

图4

A.①?? B.②? ? C.③ ??D.④

12.西班牙研究记录了110种海岛鸟类以及1821种大陆鸟类的脑部大小样本的数据集,发现生活在海岛上的鸟类比它们的大陆近缘种的脑部更大,阐明

A.海岛环境引起了鸟类脑部的定向变异

B.海岛环境的不可预测性导致了对更大脑容量的自然选择

C.大陆环境引起了鸟类脑部向更小的方向变异

D.海岛鸟类和大陆鸟类有共同的祖先

图513.图5为根和茎对不一样浓度生长素的反应

图5

图中N点浓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是

A.克制根生长

?B.克制茎生长

C.增进根生长

D.对茎的增进效果比对根的更好

14.“体外多酶系统”模仿的是体内代谢途径,即在体外将一系列酶及辅酶组合构建成复杂的生化反应网络,通过催化底物并生成所需产物的一种新型生物制造平台。该平台的构建流程是

①酶的分离提纯? ②酶的发酵生产??③调试反应条件 ?④多种酶固定

?A.①②③④? B.④①②③ C.②①④③???D.③①②④

15.蚕豆病是吃蚕豆引起的急性溶血性贫血,是伴性遗传病。比较常见的状况是父母双方都健康,所生男孩均有50%的患病概率。由此推测此类家庭母亲的基因型(用字母A/a表达)是

A.XAXA? B.XAXa ? C.XaXa? ??D.XAYa

16.由于缺乏明显的外部性状差异,中国大鲵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一种物种。但研究者在基因组水平上分析发现,研究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