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哈姆莱特教案.docx
文件大小:19.34 KB
总页数:9 页
更新时间:2025-06-15
总字数:约5.78千字
文档摘要

哈姆莱特教案

哈姆莱特教案三篇

哈姆莱特教案篇1

[教学目标]

一、阅读整个剧本,在了解全剧内容根底上、品尝本文诗化的语言、理解人物语言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

二、揣摩人物语言共性化特征,体会人物内心情感。

三、通过配音和排课本剧,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艺术审美力量。[教学设想]

一、安排课前预习,阅读全剧剧本,以了解本课在全剧中的作用。

二、课前反复阅读,体会作品诗化的语言和人物内心情感,为课上配音和排课本剧做预备。

三、安排两课时(最好连堂课)。[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人人都期望生活中处处是喜剧,但古往今来,悲剧的阴影又总是徘徊在人世间,文学史上更是留下很多让人扼腕长叹的悲剧故事。谁来为大家举例?

教师归纳:梁山伯与祝英台、刘兰英与焦仲卿、贾宝玉与林黛玉

同学多举的是爱情悲剧,除此以外还有哪些?大家可知道莎士比亚著名的四大悲剧是哪四部?

教师归纳:《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罗密欧与朱丽叶》。其中又以《哈姆莱特》最为著名。这是一部五幕剧,请同学简要了解剧情。

二、明确:第一幕:老王鬼魂显现,告知哈姆莱特自己是被克罗迪斯害死的,这是报仇的缘起。其次幕,国王克罗迪斯心怀鬼胎,派原为哈姆莱特之友的罗森格兰兹等人对他开放摸索。第三幕:克罗迪斯进一步利用哈姆莱特的恋人奥菲利娅对哈姆莱特摸索的同时,哈姆莱特佯装疯癫,通过俳优所演的戏证明白克罗迪斯的恶

行,并为报仇误杀了正在偷听的弄臣波格涅斯。第四幕:克罗迪斯为除后患,迫哈姆莱特去英国,欲借英王之手将他杀死,反被哈姆莱特抓住时机,假英王之手杀死了派去监视他的朝臣,返回丹麦。第五幕:奥菲利娅悲伤而死,其兄雷欧提斯与哈姆莱特比剑。哈姆莱特在王后误服毒酒而死、雷欧提斯当众揭露国王害人阴谋后,将国王杀死,自己也中剑而亡。

三、戏剧是一种在舞台上表演且综合性很强的艺术形式,它主要通过剧中人物台词来表达和推动情节进展,而情节又是人物性格进展的历史――是由人物与人物、人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而产生的人物的行动和大事。借助于台词来把握戏剧情节是我们学习戏剧的主要方式。但由于人物对话多,有时读完后情节不能清楚地呈现在读者脑中,而分析人物间关系可帮助我们生疏剧情,把握人物的心理及命运走向。请同学们依据剧本出场人物提示和课前自读,说说本剧中的人物关系。

明确:哈姆莱特和克罗迪斯名为叔侄,实为仇人;哈姆莱特和葛忒露德虽是母子,但又有母嫁仇敌的隔膜。

克里迪斯和葛忒露德原为叔嫂后为夫妇,二人间又有毒杀亲夫和企图谋害其子的冲突。

另一个家庭波洛涅斯一家同样既有自身的冲突又与哈姆莱特一家关系错综简单。

波洛涅斯既是国王帮凶又是哈姆莱特挚爱的女友的父亲。奥菲利娅挚爱哈姆莱特又与父亲有骨肉亲情。

雷欧提斯本是哈姆莱特朋友,后又因与其有杀父害妹之仇而成仇人。

由此可见,仆人公哈姆莱特的报仇大事是被放置在一个错综简单的极为冲突的环境中,他既担负着报仇的使命,又承受着亲情、爱情、友情等简单感情的熬煎。同学们在朗读他的台词时要深深体会他冲突的感情,体会他的简单心情。

四、利用多媒体,观看话剧片段(节选相关内容,放时隐去声音,为学生配音留有余地),请两名同学为哈姆莱特和奥菲利娅配音。

请同学们为二位配音者点评,教师相机进展朗读指导。然后放原剧作配音(最好是孙道临的)从语气语感、节奏的把握等方面找差距,为进一步品尝作品诗化的语言,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奠定根底。分析后,可抓住学生跃跃欲试的心理,选几组同学即兴配音,相互点评。

五、布置作业:从课后的“理解鉴赏”四道题中任选二题,为下节课争论作发言预备。

哈姆莱特教案篇2

教学重点:

1、通过戏剧冲突和精彩对白把握典型人物的典型性格。

2、品位莎士比亚戏剧的语言艺术。教学难点:

1、如何理解哈姆莱特关于“生存还是消灭”这段对白。

2、理解哈姆莱特性格的典型性。第一课时

一、导入

活着,还是去死,这真是一个值得思虑的问题。――哈姆雷特有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恩格斯

第一句深刻提醒了人的生存逆境,其次句是文学品评的方法。虽然这两句话并不存在必定的因果关系,但都由于一部旷世杰作而成为千古名句。哈姆雷特〔板书〕

二、作家作品

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宏大的戏剧家和诗人。1564年4月26日他诞生了,悄悄无闻。1616年4月26日他去世了,举世著名。在整整52年的生涯中,他为世人留下了37个剧本,一卷14行诗和两部叙事长诗。

马克思称他是“最宏大的戏剧天才”。本琼斯称他是“时代的灵魂”。

作品:

历史剧:《亨利四世》〔上下〕《亨利五世》《亨利六世》〔上中下〕《理查二世》《理查三世》《约翰王》

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无事生非》《温莎的风流娘儿们》

《皆大快活》

悲剧:《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