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概要试题(含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共60题,每题1分,共60分)
1.患者,男性,58岁,突然发生剧烈的头痛,伴有呕吐、脑膜刺激征,无发热,结合病史该下列哪项符合患者的诊断:(0.3)
A、脑肿瘤
B、脑血栓
C、高血压
D、化脓性脑膜炎
E、蛛网膜下腔出血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蛛网膜下腔出血典型表现为突然发生的剧烈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阳性,一般无发热。脑肿瘤多为慢性起病,逐渐进展;脑血栓起病较急,但多无剧烈头痛等表现;高血压一般不会突然出现剧烈头痛及脑膜刺激征;化脓性脑膜炎有发热等感染症状。所以该患者符合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断。
2.心源性哮喘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是:(0.3)
A、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B、发绀
C、心率加快
D、气促
E、胸闷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心源性哮喘是由于左心衰竭和急性肺水肿等引起的发作性气喘,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患者常在熟睡中因憋气而惊醒,被迫采取坐位,呼吸深快,重者可有哮鸣音,类似哮喘发作。胸闷、气促、发绀、心率加快等也可出现,但不是最主要的表现。
3.肾小球滤过膜的组成包括(0.3)
A、上皮细胞,足突细胞,基膜
B、上皮细胞,系膜细胞,基膜
C、内皮细胞,系膜细胞,基膜
D、内皮细胞,上皮细胞,系膜细胞
E、内皮细胞,上皮细胞,基膜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肾小球滤过膜由内皮细胞、上皮细胞和基膜组成。内皮细胞上有许多窗孔,可允许小分子物质自由通过;上皮细胞即足细胞,其足突之间有裂孔隔膜;基膜是滤过膜的主要屏障,可限制大分子物质通过。系膜细胞主要起支持和调节滤过的作用,并不直接参与滤过膜的组成。
4.洋地黄中毒时,下列哪种治疗方法是错误的:(0.3)
A、减少洋地黄原剂量一半,连续用3天
B、疑低钾引起,可补钾
C、停用洋地黄
D、停用利尿剂
E、必要时可应用拮抗剂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洋地黄中毒时应立即停用洋地黄及利尿剂,对于低钾血症引起的中毒可补钾,必要时应用拮抗剂。而减少洋地黄原剂量一半并连续用3天是错误的做法,这样可能会导致中毒症状持续或加重。
5.急性胰腺炎一般在起病后几个小时血清淀粉酶开始升高?(0.3)
A、24小时
B、2小时
C、8小时
D、48小时
E、半小时内
正确答案:C
6.女性,50岁,农村人,贫血半年,服铁剂治疗有效,疑有寄生虫感染,下列哪项易引起缺铁性贫血?(0.3)
A、钩虫
B、肺吸虫
C、血吸虫
D、肝吸虫
E、蛲虫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钩虫的成虫主要寄生于小肠,以其口囊咬附肠黏膜,摄取血液和肠黏膜为食,可造成肠黏膜损伤,引起慢性失血,是导致缺铁性贫血的常见寄生虫感染。肝吸虫主要寄生于肝胆管,一般不引起慢性失血导致缺铁性贫血。蛲虫主要寄生于肠道下段,一般不会造成严重的慢性失血。血吸虫主要寄生于门静脉系统,对肠道影响相对较小,较少因失血导致缺铁性贫血。肺吸虫主要寄生于肺部等,也较少引起慢性失血致缺铁性贫血。
7.一例贫血患者,红细胞2.8X1012/L,血红蛋白7.6g/L,网织红细胞1.1%,给予铁剂口服治疗后一周复查,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未见明显改变,网织红细胞4.6%,对此例的进一步治疗最应采取(0.3)
A、继续口服铁剂
B、增大口服铁剂的剂量
C、应用注射铁剂
D、给予输血
E、改用维生素B12和叶酸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口服铁剂后网织红细胞升高,提示铁剂治疗有效,虽然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未见明显改变,但应继续口服铁剂,一般铁剂治疗有效者网织红细胞于服药后3~4天开始上升,7~10天达高峰,2周后血红蛋白开始上升,1~2个月后恢复正常,此时仍需继续服用铁剂3~6个月以补充贮存铁。增大口服铁剂剂量、应用注射铁剂、输血等治疗在此阶段均不合适,该患者考虑为缺铁性贫血,并非维生素B??和叶酸缺乏引起,无需改用维生素B??和叶酸。
8.肾盂肾炎患者尿蛋白定量通常为(0.3)
A、〈1.0g/24小时
B、〈4.0g/24小时
C、〈5.0g/24小时
D、〈3.0g/24小时
E、〈2.0g/24小时
正确答案:E
9.高血压伴低钾血症时,最可能的诊断是(0.3)
A、肾动脉狭窄
B、妊娠毒血症
C、库兴氏综合症
D、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E、嗜铬细胞瘤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时,醛固酮分泌增多,导致水钠潴留,血容量增加,血压升高,同时醛固酮还可促进肾脏排钾,导致低钾血症,所以高血压伴低钾血症时,最可能的诊断是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主要表现为阵发性或持续性高血压,一般无低钾血症。肾动脉狭窄主要导致肾血管性高血压。妊娠毒血症多发生于妊娠晚期,有高血压、蛋白尿、水肿等表现。库兴氏综合症主要有满月脸、水牛背、高血压、低血钾等表现,但一般不是以高血压伴低钾血症为突出表现。
10.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