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踝足矫形器【AFO】又称作小腿矫形器。是具有从小腿到足底的结构,对踝关节运动进行控制的矫形器,可分为支条式踝足矫形器、塑料踝足矫形器、髌韧带承重式踝足矫形器等。*六、常见的下肢矫形器****1、结构特点:伏贴性好、轻、美观、易清洁2、功能:(1)跖屈止动:预防矫正马蹄畸形,改善垂足步态(2)跖屈、背屈自由运动:预防矫正内外翻(3)背屈止动:改善跟足步态(4)背屈助动、跖屈阻力:控制距下关节内外翻*1、带踝关节铰链的塑料AFO4、适应的疾病及症状脑卒中、脑瘫、截瘫、儿麻后遗症、脊髓侧索硬化、周围神经损伤、肌肉萎缩、类风湿关节炎、跟腱挛缩、跟腱断裂、踝关节骨折、吉兰巴雷综合征、马蹄足、马蹄内翻、马蹄外翻、脊柱裂(L1-4)膝关节过伸。*3、作用力系统A、构成特点(1)鞋或足套(2)足镫(固定、可卸、圆棍卡钳式)(3)踝铰链:止动装置(阻档块):跖屈止动、背屈止动助动装置(弹簧):单向、多向(4)T形或Y形矫形带(5)金属直条(6)半月箍与环带*2、金属条踝足矫形器(金属条AFO)B、单直条AFO(1)主要功能控制垂足和/或跟骨的内翻/外翻。(2)作用力系统1)第一力系统位于踝足矢状面,用于摆动期控制垂足。2)第二力系统位于踝足冠状面,金属直条放在小腿的外侧时,用于支撑期控制跟骨的可复性外翻畸形。3)另一个第二力系统位于踝足冠状面,金属直条放在小腿的内侧,用于支撑期控制跟骨的可复性内翻畸形。(3)生物力学性能(4)主要适用疾病及症状(同带踝关节铰链的塑料AFO)*C、双直条(1)主要功能(2)矫形器的作用力系统与生物力学性能1)第一个力的系统:参见后侧弹性塑料AFO。2)第二个力的系统:参见硬踝塑料AFO,控制足跟内翻的力系统。3)第三个力的系统:参见硬踝塑料AFO,控制足跟外翻的力系统。4)第四个力的系统:支撑期踝关节背屈止动,膝关节助伸,参见地反力AFO。(3)适应疾病和症状*3、免荷AFOA、结构特点(1)AFO小腿的前方、髌韧带承重部位应前倾10°。(2)固定式足镫,双向止动,固定踝铰链于背屈7°。(3)金属条髌韧带承重矫形器与足镫相连的钢板向前延长至跖骨头下方。(4)不全免荷AFO要求患者足跟与鞋底间保留有1cm的间隙,为便于鞋底的向前滚动可加用滚动底(rocker)。(5)全免荷AFO要求增加马镫,在鞋底、马镫之间应保持2~5cm的距离,以保证步行中支撑期足尖不会触地。**B、注意事项:适当垫高健肢,训练步行中不使足尖蹬地C、功能:免除步腿远1/2部位、踝关节和足部承重,保护胫骨1/2以远部位、踝关节及足部。D、适应证(1)短期使用(6个月内)①促进骨折愈合。②踝关节融合术。③足跟痛,无手术适应证,保守治疗无效。*(2)长期使用(6个月以上)①胫骨远端骨折或踝关节融合术后迟缓愈合或不愈合。②距骨缺血性坏死。③距下关节或踝关节变性关节炎。④跟骨骨髓炎。⑤坐骨神经损伤合并足底感觉消失。⑥慢性皮肤疾病,如糖尿病性溃疡。⑦其他的不适合手术的慢性足部疼痛。*E、检查要点(1)矫形器的承重部位类似髌韧带承重接受腔,除了髌韧带部位要求良好的承重功能外,还要求小腿上部,特别是胫骨髁的斜面能承担一定的负荷。(2)鞋底距离足镫3~5cm,确保患者站立、步行中足尖不会触地。(3)马镫(免荷用的专用足镫)应大致位于足的舟骨下方,在矢状面和冠状面都有正确的对线。(4)不论是足镫、足托或鞋底部位都应成摇椅状,以利于足的向前滚动。(5)健侧鞋底应垫高到骨盆两侧的髂前上棘处于同一水平。*优点是重量轻、美观、塑型好、穿戴方便和使用方便,但是耐用性和强度较金属的差。适用于痉挛和畸形不很严重的下垂内翻足*4、热塑材料AFO5、AFO的常规适合检查A、穿时检查(1)是否符合处方要求(2)患者能否没有困难地穿上矫形器。B、站立检查(1)肥瘦、长度是否合适。(2)鞋底和鞋跟在地上是否放平。(3)矫形器踝铰链轴心位于内踝下缘。*(4)鞋底、鞋内附加物(垫偏、横条、鞋垫)及T字形矫正带的位置、力量是否合适,会不会引起明显的不适、疼痛。(5)鞋和足托的前部分有无利于滚动的前跷。(6)金属条或塑料壳的部分与腿的轮廓是否相符,两侧金属条与腿之间的间隙是否均匀,儿童用的矫形器金属条是否可以延长。*C、步行中检查(1)步态检查(2)有无特殊的响声。D、坐位时检查:能否屈膝105O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