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5 脊髓损伤的康复.pptx
文件大小:15.46 MB
总页数:64 页
更新时间:2025-06-15
总字数:约1.87千字
文档摘要

SCI

spinalcordinjury;学习目标:

1.了解脊髓损伤的基本概念

2.掌握脊髓损伤的临床特征、康复评定及康复治疗方法。

3.掌握脊髓损伤并发症的康复治疗。;起点:股直肌起点,股内、中间、外肌起点

止点:胫骨结节

功能:伸膝;起点:坐骨结节

止点:胫骨内侧髁和腓骨头外侧

主要功能是伸髋和屈膝

(腘绳肌是由半腱肌、半膜肌和股二头肌组成的。);脊柱的结构;一、位置和外形;脊髓圆锥

终丝

马尾

脊神经(31对)

前根(运动)

后根(感觉);后正中沟;脊髓节段:每一对脊神经及其前、后根的根丝附着范围的脊髓构成一个脊髓节段。;定义:脊髓损伤(SCI)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脊髓结构、功能的损害,以致损伤平面以下运动、感觉、植物神经功能的异常改变。引起双下肢功能障碍称截瘫。四肢躯干部分或全部受累称四肢瘫。

分类:外伤性脊髓损伤

非外伤性脊髓损伤

;;;;脊髓损伤临床表现;脊髓震荡

是脊髓损伤中最轻的类型。为可逆性脊

髓功能紊乱的特征。表现为损伤平面以下

运动、感觉以及植物神经支配器官功能丧

失,在24小时之内开始逐渐恢复。;横贯性损伤

是脊髓实质,包括神经纤维束和神经细胞的严

重破坏。多见于椎体脱位、后关节骨折脱位、骨

片和椎间盘等直接侵入椎管并较长时间压迫脊髓

所致,少数见于枪弹、锐器等开放性损伤。临床

表现为损伤平面以下深浅感觉完全丧失,运动完

全瘫痪,浅反射消失,大小便失禁。一般留有终

身性的后遗症。;不完全性损伤

脊髓中心性损伤综合征

脊髓前部损伤综合征

脊髓后部损伤综合征

脊髓半侧损伤综合征

;脊髓中心性损伤综合征

脊髓中央灰质部损伤,多见于颈椎后伸及爆裂性骨折所致。其特点为上肢截瘫重于下肢,感觉不全丧失。;脊髓前部损伤综合征

脊髓前部损伤,多见于脊柱的伸展性屈曲引起的骨折,其特点为截瘫平面以下的深感觉存在,而运动、浅感觉丧失,有括约肌功能障碍。;脊髓后部损伤综合征

脊髓后部损伤,损伤平面以下深感觉丧失,而浅感觉与运动瘫痪程度不等。;脊髓半侧损伤综合征

脊髓一侧损伤,锐器刺伤脊髓的一侧或脊椎单侧脱位所致。特点损伤侧运动瘫痪,而健侧感觉障碍。;分析脊髓损伤注意要点;;肌肉瘫痪:失神经支配、废用性。

关节挛缩畸形:

肌肉痉挛:

压疮:

膀胱/直肠障碍

疼痛

自主神经调节障碍

性生活/生育

;第二节康复评定;;;神经节段;;神经节段;;;;;;第三节康复治疗;急性脊柱脊髓损伤患者的急救;康复治疗;急性脊髓损伤的早期康复治疗;颈5损伤的康复训练目标与计划;胸3~12损伤的康复训练目标与计划;腰1~2损伤的康复训练目标与计划;康复治疗;早期康复处理;早期康复处理;肌力训练┼关节活动范围训练

体位转换训练

抬头翻身坐坐移动站立步行

作业治疗┼ADL训练

理疗(电刺激等);牵伸髂腰肌;抗痉挛矫形器

牵伸矫形器

支持性矫形器

AFO;轮椅训练

类型:手推,电动,坐站转换

上肢肌力训练

轮椅转移:床轮椅地面

耐力训练

作业治疗:以手工为主的技巧训练和ADL训练

功能性替代(矫形器辅助行走,FES治疗)

其它;病案

患者,男,建筑工人,45岁,因“高处坠落伤致双下肢活动受限、大小便障碍1+月”入院。患者入院前1+月工作时,不慎从8米高台坠落,立即出现腰部疼痛,双下肢活动障碍伴感觉障碍,无意识丧失。于当地医院就诊,行X片提示胸12椎体骨折伴脱位,在全麻下行胸椎后路骨折复位椎间值骨融合内固定术,手术顺利。患者神志清醒,对答切题,饮食正常,家族史及既往史无特殊。患者休克期已过。;1.肌力检查:双上肢肌力均为5级;双下肢肌力为0级

2.感觉检查:

针刺觉:左侧T11平面减退,T12平面以下消失;右侧T12平面减退,L1平面及以下消失。

轻触觉:双侧T12平面减退,双侧L1平面及以下消失。

3.肌张力:双下肢小腿三头肌肌张力2级。

4.关节活动度:各被动关节活动度正常。

5.平衡:坐位2级,站立位平衡不能维持。

6.功能活动:可独立床上翻身、从卧到坐,在辅助下可完成床椅转移,不能站立,不能步行。

7.大小便不能控制

8.家住5楼,有电梯。卫生间为蹲厕,平时和妻子一起生活。;the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