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4 脑性瘫痪的康复.pptx
文件大小:24.81 MB
总页数:77 页
更新时间:2025-06-15
总字数:约5.09千字
文档摘要

cerebralpalsy;学习目标:

1.熟悉脑瘫的概述

2.康复评定

3.康复治疗

4.预后;起点:腰大肌L1-L5横突及椎体侧面;髂肌起于髂窝

止点:股骨小转子

功能:屈髋;起点:髂骨翼外面和骶骨背面

止点:股骨臀肌粗隆和髂胫束

功能:伸髋、外旋和外展(上

部偏水平一点的纤维);1.脑性瘫痪的临床分型中最常见的是

2.痉挛性脑瘫患者步态多表现为_______,痉挛性偏瘫患者步态多表现为____________

3.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判断急性颅脑损伤的意识状况,总分15分,重度昏迷的评分标准为__________

4.某患者,男,60岁,右侧肢体瘫痪3个月。坐位检查,右手仅有极细微的屈曲;右肩关节屈曲90°时,右肘关节屈曲30°;右足在足跟不离地的情况下踝关节能完成背伸运动。

按Brunnstrom功能分级该患者上肢为_________;下肢为_________;手为_________;是小儿从出生前到出生后的一个月内,因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永久性各种功能障碍的大脑不良综合征。

脑瘫三个要点:1、脑性瘫痪发生于生命早期(生长发育阶段)

2、脑性瘫痪本身是非进展性的

3、脑性瘫痪的主要问题是

运动障碍、姿势异常

;(1)妊娠期(约占20%~30%):宫内感染孕期患严重的高血压、低血压、糖尿病、吸烟和用药不当孕妇与胎儿Rh血型不相容④遗传因素

(2)围产期:(约占70%-80%)难产早产新生儿窒息

(3)新生儿期(约占10%):婴儿核黄疸脑部感染头部外伤或颅脑内出血④感染引起的高烧或严重腹泻引起重度脱水;脑瘫分型;;;脑瘫的康复预后;;;;;;;;2.上肢功能的预后

3岁前上肢仍不能超过躯干中线活动时,上肢功能预后不良。

3.不同类型的脑瘫康复预后

(1)受累肢体越多,其预后越差。

(2)痉挛行双瘫和偏瘫预后较好;

(3)舞蹈手足徐动症和痉挛性四肢瘫预后较差。

(4)患儿6岁时仍然不能行走,那么以后能够行走的可能性也不大。

(5)坐位24个月获得可能步行,36个月获得不能步行;腹爬30个月获得可能步行,36个月不能步行。

;正常小儿的关节活动度(度数);;1.软弱无力,俯卧抱呈倒“U”

2.呼吸延迟或全身青紫

3.运动发育延迟

4.出现异常运动模式

5.喂食困难

6.照料困难

7.出现不自主地运动

8.行为异常

以上八点具备五点或六点就可以说是脑瘫患儿;三、康复治疗;

一、各型脑瘫儿的训练目标:

小儿脑瘫的类别不同,其训练目标不同。具体如下:

1、痉挛型的目标:

①放松僵硬肌肉

②避免痉挛体位的运动

③预防畸形

;;;(二)治疗方法:(1)姿势异常的康复训练

①头处于正中位

②身体板直,既不前弓或后弓,也无扭曲

③双上肢伸直活动时同时使用双手

④通过双侧的髋、膝、踝或上肢同时均匀的支撑体重;;2、矫治性的姿势和动作

设计和使用能对异常姿势起矫治作用的体位和动作或者与异常姿势相反的体位。下面为不同体位时的一些矫治性动作或姿势:;⑴卧位

①此时常见的问题之一是双膝紧紧并拢甚至交叉成剪刀状,可使用厚尿布使之分开(图4a)

②如有角弓反张,则可使用侧卧位或仰卧位活动的方式(图4b)

;③如果头总是朝向一侧,可将其处于一种需将头转向另一侧的位置(图4c)

④如果仰卧位因头部等控制不佳不能伸手活动,则可提供一斜板或胸前垫高以帮助其活动(图4d);⑵坐位

①若双腿朝内紧紧并拢,肩下降,双上肢悬前,腕、指屈曲,则应帮助其双腿朝外分开,并使其双肩上抬,双上肢朝外(图5a)

②对因痉挛而坐位困难者,可用双腿压住患儿下肢以进行控制,同时用双手帮助孩子控制和使用双上肢(图5b);③有坐位平衡困难的孩子,为避免摔倒,坐位时双下肢呈W型,可使用(图5c)所示方法,双腿向前伸直坐着

④如坐位时双腿分开,臀部后撅,肩后缩,则应使之躯干前倾,双腿并拢坐着,使其双肩向前,双上肢向内(图5d);⑶站位

很多脑瘫儿童因平衡能力差或肌张力、肌力异常,在站立时表现为独特的异常姿势。可通过提供支持使患儿平衡改善,从而使患儿站得较直,也可提供站立架而达到此目的(图6)。;⑷矫治性携抱姿势

①如患儿在卧位时双上肢屈曲,双腿绷直,在携抱时使其上肢伸直,双膝和髋屈曲(图7a)

②对于有严重痉挛而呈角弓反张姿势的患儿,可采用(图7b)所示的方式携抱,这样可使其双肩上抬,减轻双下肢痉挛,同时使其双下肢分开

③对于有痉挛而身体前屈的儿童,则可采用(图7c)的方式携抱予以矫正。;三、运动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