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针灸推拿学模拟题+答案(附解析)
一、单选题(共70题,每题1分,共70分)
1.患者女,60岁。耳鸣耳聋10余年,耳中如蝉鸣,时作时止,按之鸣声减弱,劳累后加剧,伴头晕,五心烦热,腰膝酸软,盗汗遗精,舌红少津,苔少,脉细弱。其治疗应选取的腧穴是()。
A、听宫、太溪、翳风、肾俞
B、听宫、照海、外关、合谷
C、听宫、太溪、照海、太冲
D、听宫、太溪、照海、足三里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根据患者症状,可诊断为耳鸣耳聋之肾精亏虚证。治疗应益肾养窍,选取听宫、太溪、翳风、肾俞。听宫为局部选穴,可疏导耳部经气;太溪为肾经原穴,能补肾填精;翳风可通络开窍;肾俞为肾之背俞穴,可益肾固本。太冲主要用于肝郁气滞等证;外关、合谷多用于风热侵袭等实证;足三里主要用于调理脾胃等,均不符合该证型治疗需求。
2.治疗月经失调经迟证,所选取的穴位是()。
A、气海、三阴交、归来
B、关元、三阴交、血海、地机
C、中极、三阴交、归来、合谷
D、关元、肝俞、三阴交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月经失调经迟证的主穴为气海、三阴交、归来。气海可益气助阳,温养冲任;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交会穴,可调理肝、脾、肾,养血调经;归来可活血调经。B选项血海、地机多用于治疗月经先期;C选项合谷一般不用于月经失调经迟证的主穴;D选项肝俞多用于肝肾不足证等,并非经迟证的主穴组合。气海、三阴交、归来三穴配合,能起到温经散寒、和血调经的作用,常用于治疗月经失调经迟证。
3.肓俞穴所属的经脉是()。
A、足少阴肾经
B、足太阴脾经
C、足厥阴肝经
D、手少阴心经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肓俞穴是足少阴肾经的常用腧穴之一,位于腹部,脐中旁开0.5寸。所以答案是A。
4.患者女,83岁,从左侧背部至脐带皮肤灼热疼痛,奇痒,持续2天,今天出现簇集状黄豆大小的疱疹,渗出黄白色水液,伴胸腹痞闷,舌苔黄腻,脉滑数。选穴除了局部阿是穴,夹脊穴,还应选()。
A、手足少阳经
B、手足太阴经
C、手足太阳经
D、手足阳明经
正确答案:A
5.治疗痢疾的选穴为()。
A、天枢、上巨虚、合谷、三阴交
B、天枢、支沟、上巨虚、大肠俞、足三里
C、长强、承山、支沟、上巨虚
D、中脘、足三里、承山、支沟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痢疾治法为清热化湿,通肠导滞,以手足阳明经及任脉穴为主。天枢为大肠募穴,合谷为大肠原穴,二穴可通调大肠的气血,行血则脓血自愈,调气则后重自除;上巨虚为大肠下合穴,“合治内腑”,可清化肠道湿热;三阴交可健脾利湿,能助运化湿邪。四穴合用,能共奏清热化湿、通肠导滞之功,故治疗痢疾常选天枢、上巨虚、合谷、三阴交。选项B中支沟主要用于治疗便秘等病症;选项C中长强、承山主要用于治疗肛肠疾病,但并非治疗痢疾的主要选穴组合;选项D中中脘、足三里主要用于调理脾胃等,不是治疗痢疾的核心选穴。
6.患者,女,15岁,学生。咳嗽气急反复发作七八年,近两年来加剧,四季均发。此次因寒潮来袭,未及时添加衣物,开始即恶寒发热,头重身痛,随即咳嗽频作,咳嗽大量稀白痰,呈泡沫状,鼻扇气喘,不能平卧,胸闷,口唇发绀,口不渴,苔薄白,脉浮。根据辨证分型,配穴可选用()。
A、大椎、曲池
B、风门、合谷
C、气海、脾俞
D、曲池、丰隆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该患者咳嗽气急反复发作多年,此次因外感诱发,症见恶寒发热、咳嗽大量稀白痰、鼻扇气喘等,辨证为风寒犯肺型。治疗应疏风散寒、宣肺止咳。风门、合谷为常用的祛风解表穴位,可疏散风寒之邪,与主穴配合能有效缓解风寒犯肺所致的咳嗽等症状。气海、脾俞多用于肺脾气虚证;曲池、丰隆多用于痰热郁肺证;大椎、曲池多用于风热犯肺证,均不符合本题证型。
7.患者,男,38岁。胃脘痛6年,面色黧黑,形体消瘦,胃纳不佳,胃痛拒按,痛有定处,痛如针刺,舌右侧可见紫斑2块,脉细涩。治疗方面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治疗主在和胃止痛
B、主要取足阳明经穴和相应募穴
C、可在脾俞、胃俞、肝俞、中脘中选二穴穴位注射
D、可以在中脘、内关、足三里处施灸法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胃脘痛针灸治疗的掌握。患者胃脘痛6年,面色黧黑,形体消瘦,胃纳不佳,胃痛拒按,痛有定处,痛如针刺,舌右侧可见紫斑2块,脉细涩,此为瘀血停滞型胃脘痛。治疗主在和胃止痛,主要取足阳明经穴和相应募穴,可在脾俞、胃俞、肝俞、中脘中选二穴穴位注射。而瘀血停滞型胃脘痛不宜施灸,以免助火伤阴,加重病情,故选项D说法不正确。
8.治疗瘰疬、肺痨及初起的肿疡等症,有清热解毒、杀虫等作用的是()。
A、隔附子饼灸
B、隔盐灸
C、隔蒜灸
D、隔姜灸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隔蒜灸有清热解毒、杀虫等作用,可用于治疗瘰疬、肺痨及初起的肿疡等症。隔姜灸主要用于因寒而致的呕吐、腹痛以及风寒痹痛等;隔盐灸多用于治疗伤寒阴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