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针灸学模考试题与参考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共80题,每题1分,共80分)
1.同时取用面部、下腹部及足背部穴位,最适宜的体位是
A、俯卧位
B、俯伏坐位
C、仰卧位
D、侧卧位
E、仰靠坐位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仰卧位时,头面、胸腹部及四肢前面的腧穴易于暴露,方便针刺操作,可同时取用面部、下腹部及足背部穴位。侧卧位适宜取身体侧面少阳经腧穴和上、下肢部分腧穴;俯卧位适宜取头、项、脊背、腰尻部腧穴及下肢背侧及上肢部分腧穴;仰靠坐位适宜取前头、颜面和颈前等部位的腧穴;俯伏坐位适宜取后头和项、背部的腧穴。
2.下列何经行于前臂两筋之间___
A、手厥阴心包经
B、手太阴肺经
C、手少阴心经
D、手太阳小肠经
E、手少阳三焦经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手厥阴心包经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向下穿过膈肌,依次络于上、中、下三焦。其支脉从胸中分出,沿胸浅出胁部,当腋下三寸处(天池穴),向上至腋窝下,沿上肢内侧中线入肘,过腕部,入掌中(劳宫穴),沿中指桡侧,出中指桡侧端(中冲穴)。另一分支从掌中分出,沿无名指出其尺侧端(关冲穴),交于手少阳三焦经。所以手厥阴心包经行于前臂两筋之间(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3.肩髃常与___穴配合治疗肩周炎
A、天宗
B、口禾髎
C、会宗
D、肩髎
E、耳和髎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肩髃与肩髎配合,可疏通肩部经络气血,常用于治疗肩周炎。会宗主要用于治疗手臂疼痛等;天宗多用于肩部疼痛等,但与肩髃配合治疗肩周炎不是其主要应用;口禾髎主要用于治疗鼻部及面部相关病症;耳和髎主要用于耳部及面部相关病症。所以肩髃常与肩髎穴配合治疗肩周炎。
4.十二正经中,与督脉会于巅顶的是
A、足厥阴肝经
B、足少阴肾经
C、足阳明胃经
D、足太阳膀胱经
E、足少阳胆经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足厥阴肝经起于足大趾爪甲后丛毛处,向上沿足背至内踝前一寸处(中封穴),向上沿胫骨内缘,在内踝上八寸处交出足太阴脾经之后,上行过膝内侧,沿大腿内侧中线进入阴毛中,绕阴器,至小腹,挟胃两旁,属肝,络胆,向上穿过膈肌,分布于胁肋部,沿喉咙的后边,向上进入鼻咽部,上行连接目系出于额,上行与督脉会于头顶部。所以与督脉会于巅顶的是足厥阴肝经。
5.下列各项,不属于艾炷灸的是
A、直接灸
B、隔姜灸
C、非化脓灸
D、瘢痕灸
E、实按灸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实按灸属于艾条灸,不属于艾炷灸。艾炷灸是将艾绒制成艾炷后,置于穴位上施灸的方法,包括直接灸(如瘢痕灸、非化脓灸)、间接灸(如隔姜灸等);而实按灸是将点燃的艾条隔布或隔绵纸数层实按在穴位上,使热气透入皮肉深部,属于艾条灸的一种。
6.神门主治
A、咳嗽、胸闷
B、昏迷
C、神晕谵语
D、心悸心痛、失眠
E、头疼、眩晕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神门穴为手少阴心经原穴,具有宁心安神、清心开窍等作用,可用于治疗心悸心痛、失眠等心系病症。头疼、眩晕一般不选神门主治;神晕谵语不是神门的典型主治;昏迷多选用开窍醒神类穴位,而非神门;咳嗽、胸闷也不是神门主要治疗的病症。
7.“贯脊”为何经循行
A、足少阴肾经
B、足厥阴肝经
C、足太阳膀胱经
D、足太阴脾经
E、足少阳胆经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足少阴肾经的经别,从腘窝上行于大腿内侧,至腹股沟处浅出体表,向上行至脊柱,属于肾,通过肾与膀胱的表里关系,与膀胱经相联络。其循行中有“贯脊”的描述。
8.手厥阴经的合穴是
A、曲池
B、尺泽
C、内关
D、曲泽
E、间使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手厥阴心包经的合穴是曲泽。曲池是手阳明大肠经的合穴;尺泽是手太阴肺经的合穴;间使是手厥阴心包经的经穴;内关是手厥阴心包经的络穴。
9.以下不是外关主治的是
A、颈项强痛、落枕
B、上肢痿痹、疼痛
C、头痛、目赤、耳鸣等五官热病症
D、胸胁痛
E、心悸,胸闷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外关主治上肢痿痹、疼痛;颈项强痛、落枕;头痛、目赤、耳鸣等五官热病症;胸胁痛等。而心悸、胸闷一般不是外关的主治病症。
10.以下不是丰隆穴主治的是
A、头痛,眩晕
B、痰多咳嗽,哮喘
C、水肿
D、呕吐,腹胀
E、咽喉肿痛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丰隆穴的主治包括头痛、眩晕、癫狂、咳嗽、痰多等痰饮病证,以及下肢痿痹、腹胀、便秘等。咽喉肿痛不是丰隆穴的主治病症。
11.以下十二经脉命名中,错误的是
A、手太阴肺经
B、足少阴肾经
C、足厥阴肝经
D、足太阳膀胱经
E、手阳明小肠经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所以手阳明小肠经命名错误。
12.阴陵泉定位在
A、在小腿外侧,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中
B、在小腿外侧,外膝眼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