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系统化学习的重要性
通过“认识高等职业教育”“走进专业”和“走进职业”三个小节,分别介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情况和发展走向,对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本科教育的主要区别进行阐述。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和实践性,引出高职院校大学生对自己角色定位的思考。在此基础上分别对专业与职业的关系、职位与职业的区别进行概述,引导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专业的了解和对自身条件的认识,为职业规划做必要的准备。本章导读
1什么是系统化学习2系统化学习的重要3怎样系统化学习目录CONTENTS系统化学习的注意事项4
什么是系统化学习(一)信息化时代(1)知识爆炸我们已经处在了信息爆炸的时代,在我们打开手机的一刻,网上的信息就会迎面扑过来。先说一个词:“学习焦虑”。“学习焦虑”每个人都有,而且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它还在不断加深。因为社会发展到了今天,学习知识不再是“谋生”的问题了,而变成了一个“求存”的问题。“学习焦虑”可不只是人类才有,所有物种都有,只是表现形式不一样而已。而且,环境越复杂,焦虑感就会越强。举个例子,过去农耕时代,一个农民伯伯他可能不认识字,没关系,好好种地,照样有一口饭吃。但是,今天一个文盲到一个陌生的大城市,你连车都不会坐,你甚至无法生存。还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这个问题,知识本身现在越来越是一个具体的利益,因为整个人类的消费环境在发生改变。第一节一、系统化学习的背景
什么是系统化学习(2)碎片化学习在微信公众号上看到一篇好文章,在线上听到一场分享,在APP上看到一个新颖的观点。这些是我们每天都能接触到的信息。有人说网络正在碎片化我们的时间,我们的学习能力下降了;也有人说网络带来了信息的便捷性,我们学习的速度提升了。我们会在睡前翻看手机上的信息,我们尤其喜欢看网络新闻,看大咖的“干货”分享,以为这样就获得了知识,这样我们就没有停止学习。用这种“我学习了”的满足感来驱逐“玩手机了”的罪恶感。我们总以为我们在网络上得到的是知识,是价值,是成长。但仔细想一想,我们在网上得到的,只不过是“信息”而已。当这些“信息”有效地附着到我们的知识系统中的时候,“信息”才能转化为“知识”。这时候我们才能把它们消化、吸收,等我们使用的时候再把这些知识读取出来,为我们所用。第一节一、系统化学习的背景
什么是系统化学习(二)学历教育学习现状(1)重知识点轻学习方法学历教育非常注重知识点的教学,而对学习方法的教育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样造成的后果是需要学生在学习知识点的进程中自己摸索,总结归纳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造成了不少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走了很多弯路,没有总结出一套系统的学习方法来提升学习的效率,不知道运用学习的规律,造成学习效率低下,死学苦学,钻牛角尖,甚至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很多同学都存在同样的学习问题,就是碎片化学习,东学一下,西学一下,学习毫无目的和章法,不知道为什么而学,因而造成学习效率低下。学习的时候,单一的知识点其实不难学,但当知识点越来越多、联系越来越复杂的时候,很多人就开始犯晕了。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应该进行系统化学习。第一节一、系统化学习的背景
什么是系统化学习(2)重学习成绩轻学习能力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忽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甚至在有些教师的眼中,只有传授全部知识点,才算是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在这样的理念引导下,教师没有注重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载体与空间,一味地以灌输模式组织课本教学,学生在学习中被动接受知识,缺乏思维的深度发掘与训练,自主学习能力没有得到有效培养。在大多数学校,对学生学习成效的检查停留于一张试卷,以成绩论英雄,没有在教学考核中增加对学生相应学习综合能力方面的考察内容,缺乏考查检测这样的方向引导,学生对于能力发展方面的重视程度更低下。第一节一、系统化学习的背景
什么是系统化学习如前所述,系统化学习就是一种采用系统思维,针对某一个学科建立起一种完善的知识系统。针对学习这个知识系统而言,一套完整的学习知识系统主要由学习方法系统、学习思维系统和学习时间管理系统构成。(一)知识系统知识系统可以分四种层次,从低到高依次为:(1)树状结构树状结构首先是从建立大的知识轮廓开始的,如看书的目录。其次,是有了这种知识轮廓,对书本以最快速度阅读。自己在心中找出脉络,归纳总结重点,有所取舍。大轮廓,即第一层分支(章)了解以后,可以理第二层分支(节)。掌握的标准是能够离开书本不缺不漏地口头复述。对于课本或应试复习,第三层分支一般是指每一个知识点的概念、定义、特点和状态描述、另外形态、适用范围、来由和出处、引申和发展、分支、作用、交叉归属、历史和方向这几个方面。在看书、理关系的时候就要不断地提问自己这些问题,为自己找到答案。如果这些方面在教材上讲得不具体不全面,可以到图书馆或书店查阅相关的材料,也可以询问老师和经验丰富的人。第一节二、什么是系统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