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农业困境与突破.pdf
文件大小:469.24 KB
总页数:4 页
更新时间:2025-06-16
总字数:约4.33千字
文档摘要

农业困境与突破

在全球经济体系中,农业作为基础性产业,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关乎着人类的温饱问

题,更是国家稳定、经济发展的基石。然而,当下农业正面临着诸多严峻的困境,这些问题制

约着农业的发展,也对全球粮食安全和农村经济繁荣构成了挑战。深入剖析这些困境,并探寻

有效的突破路径,成为当务之急。

农业面临的多重困境

生产规模与效率难题

从全球范围来看,许多地区存在农业生产规模不合理的现象。以中国为例,长期以来,小农经

营模式占据主导。隋唐以后,随着人口增长超过耕地面积增加的速度,人地关系日益紧张,农

户经营规模逐渐变小。目前,中国农户户均耕地规模仅7.5亩,与欧盟、美国等农业发达国家

相比,差距悬殊,仅为欧盟的1/40,美国的1/400,甚至不到日本和韩国的1/2。而且土地地

7-81

块零碎,户均块,平均每块土地只有亩左右,广西等地的许多农户土地更为分散,多

数地块面积仅有几分。这种小规模、分散化的经营模式,导致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大量劳动力

被束缚在有限的土地上,难以实现规模化作业,先进的农业机械设备也因地块限制而无法充分

发挥作用,增加了单位面积的耕种、收获、施肥、打药等生产成本,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收益

空间。

与此同时,美国作为农业大国,也面临着农场萎缩的问题。随着生产者年龄增大,生产农作物

的成本不断攀升,美国农场数量持续减少。2022年美国有190万家农场,相较于5年前减少

了6.9%,降至1992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农场耕种总面积也减少了约2.2%。生产者平均年龄

在2022年达到58.1岁,劳动力老龄化问题突出。农业生产总支出在这期间增加了30%,劳

1

动力、饲料和肥料等成本的上涨,以及农作物价格的暴跌,使得农民在设备投入上的资金减

少,进一步影响了农业生产效率和发展潜力。

极端天气与气候变化挑战

全球气候变暖正使极端天气事件愈发频繁,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冲击。在西非,可可种植者

深受其害。该地区原本是种植可可豆的理想之地,但近年来,极端天气打乱了可可的生长节

奏。生长季开始时过于潮湿,而随后又变得过于干燥,这严重影响了可可豆的产量和质量。过

去一年,可可豆价格翻了一番,且涨价势头短期内没有放缓迹象。印度的农业同样饱受气候

问题困扰。印度以小规模农业经营为主,本身就存在养活14亿人口能力不足的问题,愈发难

以预测的气候更是让农业发展举步维艰。极端天气导致农作物减产,农民收入不稳定,不满情

绪日益积累,今年数万农民在新德里游行,要求减免债务和保障农产品价格。

在中国,极端天气也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暴雨、干旱、台风等灾害频繁发生,导致农

作物受灾面积不断扩大。一些地区因长期干旱,水源枯竭,农作物无法正常生长,甚至绝收;

而部分地区则因暴雨引发洪涝灾害,农田被淹没,农业设施遭到严重破坏。气候变化不仅影响

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和产量,还改变了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增加了病虫害防治的难度,给农业生

产带来了更多不确定性。

劳动力与技术人才短缺

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农村劳动力持续向城市转移,导致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和后继乏人问题突

出。以中国为例,大量青壮年劳动力为获取更高经济收入,选择外出务工,从事建筑业、服务

业、制造业等非农产业。在对多省农村调研中发现,福建莆田市仙游县柳园村总人口1189

人,40岁以上会种田的约260人,40岁以下会种田的为0人;湖南邵阳市绥宁县花园角

村,共3768人,40岁以上会种田的为686人,40岁以下会种田的仅48人;湖北黄冈市红

安县夏家湾村共1100人,40岁以上会种田的约400人,40岁以下会种田的约90人。新老

农民断层严重,不仅影响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也使得一些传统农业技术面临失传的危险。

同时,农业领域专业技术人才匮乏。当前农业从业人员中,专业技术人才占比较少、老龄化严

重,难以满足农业现代化发展对技术指导和创新的需求。特别是缺乏农业科技人才、农业经营

管理人才、专业技术岗位人才、农业专业服务型人才。这导致农业生产在面对新技术、新设备

时,无法有效应用和推广,制约了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的提升。

成本与收益失衡困境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粮食生产成本持续上升,而收益却增长缓慢,甚至出现下降趋势。在中

国,粮食生产成本年均增长速度远大于粮食产值年均增长速度。随着生产成本的大幅上涨,如

种子、化肥、农药价格的不断攀升,以及人工成本的增加,粮食种植净利润和成本利润率总体

呈下降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