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生殖道支原体诊治专家共识的解析.ppt
文件大小:11.06 MB
总页数:39 页
更新时间:2025-06-16
总字数:约4.05千字
文档摘要

第1页,共3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泌尿科/男科–非淋菌性尿道炎NGU属于性病–UU是NGU的致病原–UU感染必须治疗关于支原体的经典观点妇产科–观点1:UU与宫颈炎等多种疾病相关,应该予以治疗–观点2:UU的正常携带率很高,如果没有炎症表现,应视为正常携带,不必治疗存在矛盾第2页,共3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一个良好的平台?中国性学会性医学专业委员会生殖道感染学组?参加者–妇产科医生–泌尿科医生–男科医生–生殖医学医生–皮肤性病科医生–感染疾病专业医生第3页,共3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生殖道感染沙龙--对支原体致病性的讨论第4页,共3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支原体诊治专家共识第5页,共3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支原体的分类支原体科支原体属脲原体属人型支原体解脲支原体生殖支原体微小脲原体解脲脲原体第6页,共3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

全国广泛检查的支原体解脲脲原体–Ureaplasmaurealyticum,Uu–解脲脲原体是仅有的人源种,它有2个生物型和至少14个血清型–其中1、3、6、14型仅含17KDa多肽(B群)–其它型还包括16KDa多肽(A群)第7页,共3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

微小脲原体2001年JanetARobertson提出将B群从原来的UU中分离出来作为一个新种–微小脲原体–UreaplasmaParvum第8页,共3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

为什么把微小脲原体作为新种?DNA杂交–A、B两群间的同源性在49-52%–群内的基因同源性高于70%?基因组大小–A群840-1140kbp–B群769kbp?16SrRNA–A、B群间差异大于1.1%–群第9页,共3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在我国,UU大多依靠培养法检测UU–液体培养基:变色因为尿素水解产氨导致pH值上升,酚红变色–琼脂平板培养:菌落直径15-30μm,褐色颗粒状丛状菌落–不能区分Up与Uu第10页,共3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如何区分Up和Uu?生物学特性–Up的生长周期稍长于Uu(30h/22h)–液体培养基pH值达到7.5,Uu需要13h,UP需要20h?基因分析–Up基因组小–可采用16SrRNA的序列进行核酸分析菌落形态完全一致采用培养法临床区分困难核酸分析是唯一的方法!第11页,共3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

为什么要区别Up和Uu??Up常常见于正常人携带–北京体检人群261例,宫颈采样,培养法/PCR?Uu阳性159例(60.9%)?U.parvum群-95.0%?以1、3、6型单纯感染为主(90.1%)。?目前的证据尚不能做出结论Up的致病性弱于Uu–有待更大样本的研究刘朝晖等.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3,19(3):161-163第12页,共3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

人型支原体?在有氧及无氧环境中均能生长,生长除胆固醇外,尚需要精氨酸。?液体培养基下呈球形,双球形及丝状体,球形者直径为300~800nm。?目前至少7个血清型。?人型支原体寄居于生殖道,性成熟女子子阴道后穹隆或阴道中常有携带,男性尿道携带率低。第13页,共3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

生殖支原体(Mycoplasma.genitalium)最小:0.3-0.5μm?无细胞壁;-对青霉素、头孢菌素等具有抗性?烧瓶状,通过MgPa吸附蛋白粘连在宿主细胞上第14页,共3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MG研究历程1981年-首次从非淋菌性尿道炎(NGU)的男性病人中分离出-生长极其缓慢(>50天)-分离相当困难1990年-随着PCR技术的发展,研究者开始进行MG相关疾病研究1995年-基因组测序完成,当时已知的最小基因组(580kbp)Himmelreich,1995第15页,共3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MG的诊断方法?Mg对培养基要求极高且生长缓慢,培养较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