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尺神经损伤 爪形手.doc
文件大小:26.62 KB
总页数:4 页
更新时间:2025-06-16
总字数:约2.02千字
文档摘要

尺神经损伤爪形手

概述

尺神经损伤导致爪形手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上肢神经损伤后畸形表现。尺神经负责支配手部的部分肌肉和提供手部特定区域的感觉,当尺神经受损时,其所支配肌肉的功能会受到影响,进而逐渐出现爪形手畸形。

病因

1.外伤:这是最常见的原因,如切割伤、骨折(特别是肱骨内上髁骨折、腕部骨折等)、肘关节脱位等,可直接损伤尺神经或因骨折移位、脱位的关节压迫尺神经,导致神经传导功能障碍。

2.长期压迫:例如长时间的肘部支撑、睡眠时上肢长时间不当受压、某些职业性劳损(如频繁使用肘部工作的人群)等,长期慢性压迫尺神经,可引起神经局部缺血、缺氧,导致神经功能受损。

3.医源性损伤:在进行一些手术操作,如肘部手术、腕部手术时,可能因手术操作失误误伤尺神经,或者术后局部瘢痕形成对尺神经造成压迫。

发病机制

正常情况下,尺神经支配手部的小鱼际肌、第3、4蚓状肌以及大部分骨间肌。当尺神经损伤后,其所支配的肌肉失去神经的营养和控制,发生萎缩。其中,第3、4蚓状肌和骨间肌的功能是屈掌指关节、伸指间关节。肌肉功能丧失后,手部出现相应的畸形改变。由于伸指总肌和屈指深肌的力量失去了与之抗衡的力量,导致掌指关节过伸,指间关节屈曲,形似鸡爪,故称为爪形手。

临床表现

1.畸形外观:典型的爪形手表现为手部尺侧半(小指、环指)掌指关节过伸,指间关节屈曲,呈“爪”样畸形。严重程度与损伤时间、损伤部位等因素有关,一般损伤时间越长,畸形越明显。

2.感觉障碍:手部尺侧半皮肤,包括小指和环指尺侧半的感觉减退或丧失,患者可出现对冷热、疼痛等感觉不敏感,容易在日常生活中受到意外伤害。

3.肌肉运动功能障碍:除了爪形手畸形外,患者还会出现手部精细动作障碍。例如,不能进行夹纸试验(用手指夹取纸张时力量减弱或无法完成),小指与拇指对指功能受限,影响抓握、捏取等动作,导致日常生活活动(如穿衣、写字、持物等)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诊断

1.病史采集:详细了解患者有无外伤史、长期受压情况或相关手术史等,对判断病因有重要提示作用。

2.体格检查:进行全面的手部体格检查,重点检查手部的畸形情况、感觉功能以及肌肉力量。通过Tinel征(轻叩神经损伤部位,若其支配区域出现麻木或刺痛感,提示神经损伤部位及神经恢复情况)、Phalen试验(屈腕90°,持续1分钟,若正中神经或尺神经支配区域出现麻木或刺痛,提示神经卡压)等特殊检查,有助于判断神经损伤的部位和程度。

3.影像学检查:X线检查可用于排查是否存在骨折等可能导致尺神经损伤的骨骼病变;CT或MRI检查能更清晰地显示神经周围的组织结构,判断神经有无受压、损伤的具体部位和程度。

4.神经电生理检查:包括肌电图(EMG)和神经传导速度(NCV)测定,是诊断尺神经损伤的重要方法。该检查可以评估神经的传导功能,确定神经损伤的部位(如腕部、肘部等)、程度(如神经传导速度减慢的程度、波幅降低情况等)以及判断神经损伤后的恢复情况,对制定治疗方案和评估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治疗

1.保守治疗

-药物治疗:对于早期轻度的尺神经损伤,可使用神经营养药物,如维生素B12制剂(甲钴胺等),促进神经的修复和再生。同时,可根据病情给予改善微循环的药物,如鼠神经生长因子等,为神经恢复创造良好的内环境。

-物理治疗:包括热敷、按摩、理疗(如红外线照射、超声波治疗等),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神经周围的水肿,缓解疼痛症状,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此外,佩戴支具对手部畸形进行矫正和固定,避免畸形进一步加重,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助于改善手部功能。

-康复训练:在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的康复训练,如手部的伸展、握拳、对指等主动和被动运动,增强手部肌肉力量,提高关节活动度,改善手部的运动功能和协调性。

2.手术治疗

-手术指征:适用于保守治疗无效、神经损伤严重(如神经断裂)或存在明显的神经受压因素(如骨折碎片压迫、瘢痕组织粘连等)的患者。

-手术方式:根据损伤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常见的手术方法包括神经松解术(解除神经周围的压迫因素,如切除瘢痕组织、松解粘连等)、神经吻合术(用于神经断裂的情况,将断裂的神经两端进行缝合修复)、神经移植术(当神经缺损较长时,取自身其他部位的神经进行移植,以恢复神经的连续性)等。术后需进行适当的固定和康复训练,以促进神经愈合和功能恢复。

预后

尺神经损伤后爪形手的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一般来说,损伤程度较轻、治疗及时且方法得当的患者,神经功能有望得到较好的恢复,爪形手畸形也能得到明显改善。但如果损伤时间较长,神经发生严重萎缩变性,即使经过积极治疗,手部功能也可能难以完全恢复正常,仍会残留一定程度的畸形和功能障碍。因此,早期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