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坐骨神经痛按摩手法.doc
文件大小:25.21 KB
总页数:2 页
更新时间:2025-06-16
总字数:约1.07千字
文档摘要

坐骨神经痛按摩手法

坐骨神经痛可以尝试以下按摩手法来缓解症状,但按摩应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避免因操作不当加重病情。

放松类手法

-揉法

-操作:患者俯卧位,按摩者用手掌或指腹着力,在患者的臀部、大腿后侧及小腿后侧等坐骨神经走行部位,做轻柔缓和的环旋揉动。频率大约每分钟120-160次,每个部位可揉按3-5分钟。

-作用:通过揉法可以放松局部肌肉,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带来的疼痛。

-滚法

-操作:按摩者用手背近小指侧部分或小指、无名指、中指的掌指关节部分,附着于患者臀部、下肢后侧等部位,通过腕关节的屈伸和前臂的旋转摆动,使手背在体表做连续滚动,滚动的幅度应控制在120°左右,即腕关节屈曲时向外滚动约80°,腕关节伸展时向内滚动约40°,频率每分钟120次左右,每个部位操作3-5分钟。

-作用:滚法刺激面积较大,能有效放松深层肌肉,改善局部组织的血液供应,减轻坐骨神经所受的压迫。

点穴类手法

-按揉穴位

-操作:按摩者用拇指指腹分别点按环跳、委中、承山、阳陵泉、昆仑等穴位。每个穴位按揉1-2分钟,以患者感觉穴位处有酸麻胀的得气感为宜。环跳穴位于臀部,股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内2/3交点处;委中穴在腘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肌腱与半腱肌肌腱的中间;承山穴位于小腿后面正中,委中与昆仑之间,当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时,腓肠肌肌腹下出现尖角凹陷处;阳陵泉在小腿外侧,腓骨头前下方凹陷中;昆仑穴在足部外踝后方,当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作用:这些穴位与坐骨神经的经络分布相关,按揉穴位能起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止痛的作用。

拉伸类手法

-直腿抬高拉伸

-操作:患者仰卧位,按摩者一手握住患者足跟,另一手轻按在患者膝关节上方,缓慢将患者下肢伸直抬高,抬高角度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而定,一般在60°-90°之间,保持这个姿势15-30秒,然后缓慢放下,重复操作5-10次。

-作用:通过直腿抬高拉伸,可以牵拉坐骨神经,增加神经的柔韧性,减轻神经的粘连和压迫。

-屈膝屈髋拉伸

-操作:患者仰卧位,按摩者帮助患者屈起一侧膝关节,然后将膝关节尽量贴近胸部,同时另一只手辅助固定患者的骨盆,保持这个姿势15-30秒,换另一侧下肢重复操作,每侧进行5-10次。

-作用:此拉伸手法可放松臀部和大腿后侧的肌肉,减轻对坐骨神经的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