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桡神经损伤康复训练.doc
文件大小:25.63 KB
总页数:3 页
更新时间:2025-06-16
总字数:约1.38千字
文档摘要

桡神经损伤康复训练

桡神经损伤后的康复训练非常关键,有助于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肢体运动和感觉功能,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康复训练方法,需要在专业医生或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

早期(损伤后1-3周)

这一阶段主要目的是预防并发症,如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同时为神经恢复创造良好条件。

-制动与休息:根据损伤的严重程度和医生建议,使用夹板或支具固定患肢,保持关节在功能位,以减轻神经的进一步损伤,促进神经愈合。一般来说,腕关节固定在背伸30°-45°,掌指关节固定在伸直位,指间关节可稍屈曲。

-被动运动:在无痛范围内,由康复治疗师或家属帮助患者进行患肢各关节的被动活动,包括肩关节的前屈、后伸、外展、内收,肘关节的屈伸,腕关节的屈伸、桡偏、尺偏,以及手指的屈伸活动。每个关节每个方向活动10-15次,每天2-3组。

-物理治疗:

-超短波治疗:通过高频电磁场作用于损伤部位,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炎症水肿,利于神经修复。一般每周进行3-5次,每次15-20分钟。

-红外线照射: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肌肉紧张。每天照射1-2次,每次20-30分钟。

中期(损伤后3-8周)

随着神经开始逐渐恢复,这一时期着重增加肌肉力量和关节活动度训练。

-主动运动:当患者开始有一定的肌肉收缩能力时,鼓励其进行主动运动。如握拳、伸展手指、腕关节背伸和掌屈等动作,每个动作重复10-15次,每天进行3-4组。逐渐增加运动的难度和强度,如使用握力器进行握力训练。

-助力运动:在主动运动的基础上,给予一定的外力辅助,帮助患者完成更大范围的关节活动。可以由康复治疗师协助,也可借助一些简单的器械,如滑轮装置等。例如,通过滑轮装置,患者在主动用力的同时,利用滑轮的助力完成更充分的腕关节背伸动作。

-神经肌肉电刺激:使用特定的电刺激设备,刺激桡神经支配的肌肉,如肱三头肌、桡侧腕长伸肌、桡侧腕短伸肌等,引起肌肉收缩,防止肌肉萎缩,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每次治疗20-30分钟,每周进行3-5次。

后期(损伤后8周以后)

如果神经功能恢复较好,这一阶段主要目标是进一步提高肌肉力量、协调性和灵活性,恢复日常生活能力。

-抗阻运动:当肌肉力量有一定恢复后,进行抗阻训练以增强肌肉力量。例如,使用弹力带进行腕关节背伸、手指伸展的抗阻练习;手持哑铃进行上肢的力量训练等。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逐渐增加阻力大小,每个动作进行3-4组,每组8-12次。

-精细动作训练:进行一些需要手部精细动作的训练,如捡豆子、捏取物品、系纽扣、打字等,以提高手部的灵活性和协调性,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训练时间可根据患者的疲劳程度灵活安排,每天进行2-3次。

-感觉训练:若存在感觉障碍,需进行感觉恢复训练。首先从触觉训练开始,让患者闭上眼睛,用不同质地的物品(如丝绸、砂纸、棉花等)轻触患肢皮肤,让患者感受并描述不同的感觉。然后进行两点辨别觉训练,使用特制的两点辨别觉检查仪,逐渐缩小两点间的距离,直到患者不能分辨两点为止,记录此时的距离,定期进行训练和评估,以促进感觉功能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