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面部神经阻滞麻醉取点.doc
文件大小:24.58 KB
总页数:2 页
更新时间:2025-06-16
总字数:约小于1千字
文档摘要

面部神经阻滞麻醉取点

面部神经阻滞麻醉主要涉及三叉神经阻滞麻醉,不同分支的阻滞麻醉取点不同,具体如下:

眼神经阻滞麻醉

眶上神经阻滞是较常用的方法,取点位于眶上切迹(或眶上孔)。具体定位:在眼眶上缘中、内1/3交界处可触及一浅沟或小孔,即眶上切迹(孔),此处即为穿刺点。

上颌神经阻滞麻醉

-圆孔阻滞法:穿刺点位于患侧颧弓中点与口角连线的中点。经此点进针,使针与皮肤成45°角,向内、后、上方向刺入,进针深度约4~5cm,当针尖触及翼突外侧板时,将针退至皮下,然后使针向上15°、向内15°方向进针,进入翼腭窝可出现上颌部的异感,回抽无血即可注入麻药。

-眶下神经阻滞麻醉:眶下孔是常用穿刺点,其位于眶下缘中点下方0.5~1.0cm处,可通过手指在眶下缘中部按压寻找,有明显压痛处即为眶下孔位置。

下颌神经阻滞麻醉

-卵圆孔阻滞法:穿刺点位于颧弓下缘与下颌切迹中点,垂直进针至翼突外侧板,记录进针深度,退针至皮下,使针向后、上、内偏斜15°,重新进针至原深度或稍深一点,进入卵圆孔时可有明显的落空感,回抽无血后注入麻药。

-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较常用的口内注射法,穿刺点在翼下颌皱襞中点外侧3~4mm处,将注射器放在对侧口角,即第一、二前磨牙之间,与中线成45°角,注射针高于下颌牙牙合面1cm并与之平行进针,推进2.5cm左右,可达下颌骨骨面的下牙槽神经沟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