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坐骨神经痛针灸穴位.doc
文件大小:24.62 KB
总页数:2 页
更新时间:2025-06-16
总字数:约小于1千字
文档摘要

坐骨神经痛针灸穴位

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常选用以下穴位:

足太阳膀胱经穴位

-秩边:在臀部,平第4骶后孔,骶正中嵴旁开3寸。此穴可疏导膀胱经经气,改善臀部及下肢后侧疼痛。

-委中:位于膝后区,腘横纹中点。膀胱经气血在此汇聚,刺激该穴能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对坐骨神经痛导致的下肢后侧疼痛、麻木有较好疗效。

-承山:在小腿后区,腓肠肌两肌腹与肌腱交角处。针刺承山穴可缓解坐骨神经痛引起的小腿拘挛疼痛。

足少阳胆经穴位

-环跳:在臀部,股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内2/3交点处。环跳穴是治疗坐骨神经痛的常用要穴,能有效疏通下肢经络气血,对沿胆经循行部位的疼痛,如下肢外侧疼痛效果显著。

-阳陵泉:在小腿外侧,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中。它是胆经的合穴,又为筋会,可疏利肝胆、舒筋活络,改善坐骨神经痛引发的下肢活动不利。

-悬钟:在小腿外侧,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缘。悬钟穴可疏通经络、聪耳明目,对坐骨神经痛伴有下肢麻木等有一定调理作用。

其他穴位

-腰部夹脊穴:在脊柱两侧,第1腰椎至第5腰椎棘突下旁开0.5寸处。根据疼痛部位选取相应节段的夹脊穴,可调节局部气血,缓解因腰椎病变等引起的坐骨神经痛。

-阿是穴:即疼痛局部明显压痛的部位。阿是穴的选取能直接针对疼痛病灶,起到疏通局部气血、化瘀止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