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艾灸三叉神经痛图解.doc
文件大小:24.78 KB
总页数:2 页
更新时间:2025-06-16
总字数:约小于1千字
文档摘要
艾灸三叉神经痛图解
很抱歉,我无法直接提供图解,但我可以详细为你描述艾灸治疗三叉神经痛时常用穴位及操作方法,你可以通过网络搜索穴位名称,能找到很多对应的高清穴位图。
常用穴位
1.太阳穴:在头部,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1横指的凹陷处。太阳穴是治疗头面五官疾病的常用穴位,艾灸此穴可改善三叉神经痛引发的头面部疼痛。
2.下关穴:在面部,在颧弓下缘中央与下颌切迹之间凹陷中。张口时该穴位会有明显的活动感。此穴归足阳明胃经,可缓解三叉神经下颌支疼痛。
3.颊车穴:在面颊部,下颌角前上方约1横指(中指),当咀嚼时咬肌隆起,按之凹陷处。艾灸颊车穴对三叉神经痛涉及面颊部疼痛有较好的调理作用。
4.合谷穴:位于手背,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面口合谷收”,合谷穴是治疗头面部疾病的重要穴位,对于三叉神经痛有一定辅助治疗效果。
5.内庭穴:在足背,第2、3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内庭穴属足阳明胃经,可清泻胃火,缓解因胃火上炎导致的三叉神经痛。
艾灸操作方法
1.温和灸:点燃艾条一端,距穴位皮肤2-3厘米左右进行熏烤,使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每个穴位艾灸10-15分钟,至皮肤红晕为度。每日或隔日艾灸1次,10次为一个疗程。
2.回旋灸:将艾条点燃后,悬于穴位上方,距皮肤3厘米左右,围绕穴位做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的旋转移动,使皮肤有温热感但不灼痛。每个穴位操作10-15分钟。
艾灸对于三叉神经痛有一定辅助治疗作用,但三叉神经痛病因复杂,病情严重时应及时就医,采取综合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