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呼吸器的理论及应用知识考核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题)
1.简易呼吸器的核心组成部件不包括以下哪项?
A.面罩
B.单向阀
C.氧气储气袋
D.压力传感器
答案:D
解析:简易呼吸器主要由面罩、球体(呼吸囊)、单向阀(进气阀、呼气阀、储气阀)、氧气连接管和储气袋组成,压力传感器并非核心部件。
2.成人使用简易呼吸器时,适宜的潮气量应为:
A.300-400ml
B.500-600ml
C.700-800ml
D.900-1000ml
答案:B
解析:成人潮气量应控制在6-7ml/kg(约500-600ml),避免过度通气导致的胃胀气或气压伤。
3.简易呼吸器的储气袋在未连接氧气时的主要作用是:
A.储存空气
B.增加通气量
C.防止气体反流
D.提示通气频率
答案:A
解析:未连接氧气时,储气袋通过进气阀从环境中吸入空气储存,按压球体时将储存的空气(含21%氧气)送入患者气道。
4.以下哪种情况是简易呼吸器的绝对禁忌症?
A.心跳骤停
B.张力性气胸未引流
C.哮喘急性发作
D.昏迷伴舌后坠
答案:B
解析:张力性气胸患者使用正压通气会加重胸腔内压力,需先放置胸腔闭式引流后再使用;心跳骤停、哮喘急性发作(无气胸时)、昏迷伴舌后坠均为适应症。
5.操作简易呼吸器时,正确的按压频率应为:
A.8-10次/分(成人)
B.12-14次/分(成人)
C.16-18次/分(成人)
D.20-22次/分(成人)
答案:A
解析:成人心肺复苏时,简易呼吸器与胸外按压配合的频率为8-10次/分(每6-8秒一次);单独通气时为10-12次/分。
6.简易呼吸器的呼气阀出现阻塞时,最可能导致的后果是:
A.患者无法呼出气体
B.进气量减少
C.储气袋无法充盈
D.氧气浪费
答案:A
解析:呼气阀的作用是在患者呼气时开放,排出废气;若阻塞,患者呼气时气体无法排出,导致肺内气体潴留,严重可致气压伤。
7.使用简易呼吸器时,判断通气有效的最直接指标是:
A.血氧饱和度上升
B.胸廓可见规律性起伏
C.听诊双肺呼吸音对称
D.患者心率下降
答案:B
解析:胸廓起伏是判断通气是否有效的最直接观察指标;血氧饱和度需一定时间才能反映,听诊可能受环境干扰。
8.对于有自主呼吸的患者使用简易呼吸器时,应采取的通气模式是:
A.完全控制通气(患者无自主呼吸时按压)
B.辅助通气(与患者呼吸同步按压)
C.高频通气(快速按压)
D.间歇正压通气(随机按压)
答案:B
解析:有自主呼吸者需配合其吸气动作按压球体,避免对抗,减少患者不适并提高通气效率。
9.简易呼吸器连接氧气时,氧气流量应调节至:
A.1-2L/min
B.3-4L/min
C.5-6L/min
D.8-10L/min
答案:D
解析:为保证储气袋充盈(避免吸入空气降低氧浓度),氧气流量需调节至8-10L/min,此时吸入氧浓度(FiO?)可达60%-80%。
10.以下关于简易呼吸器消毒的描述,错误的是:
A.橡胶部件可用2%戊二醛浸泡30分钟
B.塑料部件可使用含氯消毒液(500mg/L)擦拭
C.面罩应一人一用一消毒
D.所有部件需高温高压灭菌
答案:D
解析:简易呼吸器的橡胶和塑料部件多不耐高温,不可用高温高压灭菌,应选择化学消毒;金属部件(如部分单向阀)可灭菌。
11.患者使用简易呼吸器后出现明显腹胀,最可能的原因是:
A.潮气量过大
B.氧气流量不足
C.面罩密封不良
D.呼气阀故障
答案:A
解析:潮气量过大(8ml/kg)或按压过快会导致气体进入胃内,引起胃胀气;面罩密封不良会导致通气不足而非腹胀。
12.简易呼吸器的进气阀位于:
A.球体与面罩连接口处
B.球体与储气袋连接口处
C.氧气连接管入口处
D.呼气阀旁
答案:A
解析:进气阀位于球体与面罩连接的近端,当按压球体时关闭,防止气体反流;松开球体时开放,吸入空气或氧气。
13.新生儿使用简易呼吸器时,潮气量应控制在:
A.5-7ml/kg
B.8-10ml/kg
C.10-12ml/kg
D.12-15ml/kg
答案:A
解析:新生儿潮气量与成人相同(6-7ml/kg),但需使用儿童/新生儿专用面罩,避免过度通气。
14.以下哪种情况无需立即停止使用简易呼吸器?
A.通气时胸廓无起伏,且听诊无呼吸音
B.患者血氧饱和度持续低于90%
C.患者出现自主呼吸增强
D.储气袋破裂导致氧气泄漏
答案:C
解析:患者自主呼吸增强时,应调整为辅助通气(同步按压),而非停止;其他情况需立即检查原因或更换设备。
15.简易呼吸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