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危重症抢救制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题)
1.关于急危重症患者抢救的启动条件,以下哪项不符合规定?
A.患者出现意识丧失、大动脉搏动消失
B.收缩压<90mmHg且伴末梢循环障碍
C.呼吸频率>35次/分或<8次/分
D.体温38.5℃伴咳嗽、咳痰
答案:D。解析:急危重症抢救启动需符合生命体征严重异常或器官功能衰竭标准,体温38.5℃(未达高热或感染性休克)不属于紧急抢救指征。
2.抢救过程中,首诊医师的核心职责是?
A.协调多学科会诊
B.立即实施基础生命支持并组织抢救
C.联系患者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D.记录抢救全程时间节点
答案:B。解析:首诊医师需第一时间评估病情,启动抢救流程,实施基础急救(如CPR、开放气道),并组织团队协作,其他职责为后续或辅助内容。
3.抢救车内药品的“五定”管理中,“定数量品种”的具体要求是?
A.每种药品至少备20支
B.按科室常见急危重症所需药品种类和数量配置,清单贴于抢救车内外
C.药品数量需满足全院24小时急救需求
D.由护士长每周随机调整药品种类
答案:B。解析:“五定”中“定数量品种”指根据科室病种特点配置急救药品,清单需明确且内外一致,确保快速取用,非固定数量或全院统一标准。
4.抢救过程中执行口头医嘱时,护士的正确操作是?
A.直接执行后补记录
B.复述一遍确认,医生确认无误后执行,抢救结束6小时内补录
C.复述一遍即可执行,无需医生确认
D.拒绝执行口头医嘱,要求医生书面下达
答案:B。解析:紧急情况下可执行口头医嘱,但护士需复述确认,医生确认后执行,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补录系统并签字,确保追溯性。
5.对心跳骤停患者实施胸外按压时,按压深度的规范要求是?
A.2-3cm
B.4-5cm
C.5-6cm
D.6-7cm
答案:C。解析:根据2020版AHA心肺复苏指南,成人胸外按压深度为5-6cm,过浅影响循环,过深易致肋骨骨折。
6.抢救记录的书写要求中,以下哪项错误?
A.记录时间精确到分钟
B.内容包括抢救措施、用药剂量、患者反应
C.由参与抢救的实习医生单独完成
D.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完成补记
答案:C。解析:抢救记录需由主持抢救的上级医师审核,实习医生需在带教老师指导下书写,不可单独完成。
7.转运急危重症患者时,必须携带的设备不包括?
A.便携式监护仪
B.简易呼吸囊
C.静脉输液泵
D.病历复印件
答案:D。解析:转运需携带维持生命的设备(监护、呼吸支持、输液),病历原件或电子病历可共享,复印件非必需。
8.多学科抢救团队中,麻醉医师的主要职责是?
A.评估患者容量状态并调整补液
B.快速建立人工气道(气管插管)
C.分析检验结果并指导用药
D.协调各科室沟通
答案:B。解析:麻醉医师在抢救中核心职责是气道管理,如紧急气管插管、喉罩置入等,保障通气。
9.抢救过程中,患者家属要求终止抢救,正确的处理流程是?
A.立即停止所有抢救措施
B.由值班护士签署放弃抢救同意书
C.确认家属身份,充分沟通病情,由患者法定代理人签署书面文件,上级医师审核
D.继续抢救至患者死亡,避免法律纠纷
答案:C。解析:需确认家属身份(如户口本、身份证),向其详细说明病情不可逆性,由法定代理人签署放弃抢救同意书,上级医师审核后可终止,不可擅自停止或拖延。
10.急救设备“四查”制度中的“查性能”指?
A.检查设备外观是否整洁
B.测试设备功能是否正常(如除颤仪充电、监护仪参数显示)
C.核对设备数量与登记清单是否一致
D.检查设备是否在有效期内
答案:B。解析:“四查”包括查数量、查质量(性能)、查清洁、查有效期,“查性能”即测试功能是否正常。
11.对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实施无创通气时,护士需重点观察的指标是?
A.血氧饱和度(SpO?)、呼吸频率、意识状态
B.心率、血压、体温
C.尿量、皮肤颜色
D.血常规、电解质
答案:A。解析:无创通气的核心目标是改善氧合和通气,需重点监测SpO?(是否≥90%)、呼吸频率(是否下降)、意识状态(是否改善或恶化)。
12.抢救室的环境管理要求中,错误的是?
A.每日紫外线消毒2次,每次30分钟
B.物体表面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污染时用1000mg/L
C.抢救床间距≥1.5米,保证操作空间
D.非抢救人员可随意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