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牛卵巢B超影像诊断技术规程.pdf
文件大小:998.23 KB
总页数:27 页
更新时间:2025-06-16
总字数:约1.34万字
文档摘要

ICS点击此处添加ICS号

点击此处添加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

DB61

陕西省地方标准

DB61/XXXXX—XXXX

牛卵巢B超影像诊断技术规程

TechnicalSpecificationofB-scanultrasonographyforBovineOvary

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

文稿版次选择

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

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牛卵巢B超诊断技术的临床操作规程和不同生理、病理状态下卵巢B超影像学信息

采集与评定方案。

本文件适用于规模化牛养殖场、养殖小区、养殖合作社和养殖户发情鉴定、妊娠诊断以及卵

巢疾病的诊断与防治。

2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术语和定义。

2.1

周期黄体Cyclicalcorpusluteum

动物发情排卵后未实施配种或配种后未妊娠,在一定时间内黄体发生退化,这段时期的黄体

称为周期黄体。

2.2

妊娠黄体Pregnantcorpusluteum

指存在妊娠母畜卵巢上的黄体。

2.3

白体Corpusalbicans

黄体退化后形成的白色结缔组织。

2.4

红体Corpushemorrhagirum

成熟卵泡排卵后,卵泡壁塌陷,从破裂的卵泡壁血管流出的血液和淋巴液聚集到卵泡腔形成

的血凝块。

2.5

黄体囊肿Lutealcyst

由未排卵的卵泡壁上皮细胞黄体化形成的囊肿。

2.6

持久黄体Persistentcorpusluteum

指妊娠黄体在动物分娩或流产后,或周期黄体超过正常时间而不退化的黄体。

2.7

2

卵巢静止Ovarianinactivity

卵巢机能减弱或受到干扰,卵巢处于静止状态,无发情表现,发情周期停止。

2.8

卵泡囊肿Follicularcyst

由于卵泡的上皮变性,卵泡壁结缔组织增生变厚,不排卵,然后卵细胞发生死亡,卵泡液未

被吸收,或者增多而形成的囊肿。

3检查前准备

3.1人员要求

主操作应为执业兽医师,有1年以上临床B超操作经验。副操作应有1年以上牛场工作经验,负

责记录数据。

3.2设备要求

3.2.1主机

技术参数应符合:

a)频率:4.5MHZ~8MHZ;

b)帧数:35帧/S~40帧/S;

c)探头类型:直肠探头;

d)探头配置:大于等于128位。

3.2.2显示器

技术参数:

a)像素分辨率:640×480~800×600;

b)亮度:850cd/m;2

c)对比度:>300∶1;

d)技术:OLED。

3.3牛只选择

大于12月龄的母牛。

3.4牛只保定

用颈夹保定、六柱栏保定、四柱栏保定或散栏牵引式保定。

3.5操作环境

应安静舒适,地面清洁卫生。

3

3.6必备物品

一次性护肩手套、防护服、医用橡胶手套,护目镜,口罩,工作腰袋,新洁尔灭消毒液,耦

合剂等。

4消毒

人员用新洁尔灭消毒液脱脂棉球擦拭手臂。设备用新洁尔灭消毒液脱脂棉球擦拭探头及传导

线。

5B超检查与图像采集

5.1操作流程

5.1.1B超机探头消毒;

5.1.2用束腰带将B超设备主机保定在腰部,将显示器用束腰带保定到相应位置,将探头主线缠

绕颈部半径。未使用前可将探头穿插于腰前;

5.1.3保定好牛只,站于牛只正后方。操作期间若奶牛移动,操作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