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主讲:南工院机电教学团队高等教育出版社
3.2.3三相异步电机转矩与机械特性异步电机的电磁转矩1异步电动机的电磁转矩等于转子中各载流导体在旋转磁场作用下,受到电磁力所形成的转矩之总和。电磁转矩的另一种表达形式为:其中:K——与电动机结构参数、电源频率有关的一个常数;U1——电源电压;R2——转子每相绕组的电阻;s——转差率;X20——电动机不动(s=1)时转子每相绕组的感抗。
3.2.3三相异步电机转矩与机械特性式3.7说明,只要电机参数不发生变化,电磁转矩正比于电源电压的平方。反映了电动机的电磁转矩在负载不变情况下,其大小取决于电源电压的高低。但这并不意味电动机的工作电压越高,电动机实际输出的电磁转矩就越大。电动机拖动机械负载运行时,输出机械转矩的大小,实际上决定于来自于电动机轴上负载阻转矩的大小。换言之,当电磁转矩T等于负载阻转矩TL时,电动机就会在某一速度下稳定运行;若TTL,电动机就会加速运行;若TTL,电动机则要减速运行直至停转。
3.2.3三相异步电机转矩与机械特性根据公式3.7,可得异步机的电磁转矩特性曲,如图3-28所示。其中,Tm对应于最大电磁转矩;sm对应最大电磁转矩的临界转差率。
3.2.3三相异步电机转矩与机械特性异步电机的机械特性1在异步电动机中,转速n=(1-s)n0可将曲线换成转速与转矩之间的关系曲线(把转矩特性曲线旋转90°),即称为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如图3-29所示。异步电动机在额定电压和额定频率下,用规定的接线方式,定子和转子电路中不串联任何电阻或电抗时的机械特性称为固有(自然)机械特性。从特性曲线上可以看出,机械特性曲线可分为稳定运行区AB段和非稳定运行区BC段两部分。
3.2.3三相异步电机转矩与机械特性电动机运行在AB段,其电磁转矩可以随负载的变化而自动调整,这种能力称为自适应负载能力。电机稳定运行时,TL=TN。当负载增加时,TLTN,动力小于阻力,电机稳定运行状态被破坏。这时,转速n下降,转差率s上升,转子电路感应电动势增加,电流I2增大,定子电流I1随之增大,电磁转矩T增大至T′。当T′=TL′时,电动机转速重新稳定在n上,此时n′n。特性曲线的N点向右移。当负载减少时,TL″TN,动力大于阻力,电机的稳定运行状态被破坏。这时,转速n上升,转差率s下降,转子电路感应电动势减小,电流I2减小,定子电流I1随之减小,电磁转矩T减小至T″。当T″=TL″时,电动机转速重新稳定在n″上,此时n″n。特性曲线的N沿特性曲线左移。
3.2.3三相异步电机转矩与机械特性机械特性曲线上有四个特殊点,这四个特殊点是:(1)理想空载工作点图3-29中的A点,电动机处于理想空载工作点,此时电动机的转速为理想空载转速。此时:T=0,n=n0,s=0。(2)电动机额定工作点电动机额定电压下以额定转速nN运行,输出额定机械功率PN时,电机转轴上对应输出的机械转矩为额定电磁转矩TN。此时额定转矩和额定转差率为:T=TN,n=nN,s=sN。其中:PN——电动机的额定功率;TN——电动机的额定转矩;nN——电动机的额定转速;一般nN=(0.94~0.985)n0;sN——电动机的额定转差率,一般sN=0.06~0.015
3.2.3三相异步电机转矩与机械特性(3)电动机起动工作点图3-29中的C点。起动工作点的起动转矩反映了异步电机带负载起动时的性能。此时转矩和转差率为:T=Tst,n=0,s=1。将s=1代入转矩公式3.7中,可得:可见,异步电动机的启动转矩Tst与U、R2及X20有关。当施加在定子每相绕组上的电压降低时,启动转矩会明显减小;当转子电阻适当增大时,启动转矩会增大;而若增大转子电抗则会使启动转矩大为减小。通常把在固有机械特性上启动转矩Tst与额定转矩TN之比:?st=Tst/TN
3.2.3三相异步电机转矩与机械特性?st称作电动机的起动能力。其作为衡量异步电动机启动能力的一个重要数据。通常在1.4~1.8之间。如果电机的起动转矩Tst小于电动机轴上的负载阻转矩TL时,电动机将无法起动。(4)电动机临界工作点电机转矩最大值的点称为临界工作点,如图3-29中的B点。此时转矩(最大转矩)和转差率(临界转差率)为:T=Tmax,n=nm,s=sm。欲求转矩的最大值,可令:dT/dn=0;得临界转差率:sm=R2/X20,再将sm代入转矩公式3.7中,即可得:通常把在固有机械特性上最大电磁转矩与额定转矩之比:?m=Tmax/TN?m称为电动机的过载能力系数。它表征了电动机能够承受冲击负载的能力大小,是电动机的又一个重要运行参数。鼠笼式异步电动机的?m(1.8~2.2